p;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但主退避、保存实力的声音似乎略占上风。
这时,唐生志清了清嗓子,站了起来,他看了一眼陈阳的方向,慢悠悠地说道:
“委座,诸位同仁!孟潇以为,日军此次来势汹汹,兵力雄厚,装备精良。我军虽众,但新兵较多,装备亦不如人。硬碰硬,实非上策。”
兵法云,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当此之时,应以保存我军有生力量为第一要务,主动放弃一些城池据点,诱敌深入,方为上策啊!”
桂永清立刻紧随其后,点头哈腰地补充:
唐长官所言极是!
委座,卑职也认为,与其在徐州这块四战之地与敌消耗,不如暂避锋芒。
我军可退守至……他开始阐述他构想的“理想”防线。
听着这些充斥着“保存实力”、“避战”、“后撤”的论调,看着唐生志、桂永清那副畏敌如虎、却振振有词的嘴脸,陈阳胸中一股怒火再也无法抑制!
金陵城下那些牺牲的弟兄、百姓绝望的眼神、牛首山上的血战……一幕幕在眼前闪过!
就在会议气氛逐渐偏向保守退缩之时,陈阳“唰”地站了起来,声音清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过了场内的嘈杂:
“委座!学生陈阳,对于唐长官与桂总队长的言论,不敢苟同!”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年轻的军长身上!
委员长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面上不动声色:
“哦?陈阳,那你就来说说你的想法。”
唐生志和桂永清则面露讥讽,等着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能说出什么来。
陈阳走到会议室中央,面向委员长和在座所有将领,朗声说道:
自卢沟桥事变至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已近半年!
日军连战连捷,从华北打到华东,气焰嚣张到了极点!
“反观我军,虽浴血奋战,予敌重创,但至今,尚未有一次能称得上‘大捷’的胜利来振奋全国军民!”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