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和职工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开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是省里的规划,毕竟城区的道路越来越窄,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
看完政策,许根生就拉着林秋芬回家商量了。
“老婆子,你看咱们要不要签字,他们有的人说往后签可能会赔的更多?”
“这都是单位出面解决的事儿都商量好了肯定就这个价,我估计往后还不一定现在这个政策好,我的建议就是咱们十二月三十号之前去签字,把这个钱拿到手,反正他也给安置房。等于咱钱也有了,住的也有了。”
这是市里第一次大规模的拆迁,拆迁政策相当的友好,只不过他们是单位的福利房,地皮面积小,也给不了多少钱。要是像林冬梅那样带小院的房子,赔偿款恐怕比这多一笔还不止。
“那你的意思是咱要提前签字?”
许家向来就是这样,小事许根生说了算,大事都是林冬梅做决定。
“先不着急,看看咱们厂里的工人都是什么态度吧,反正时间还早,这还有差不多两个月时间呢,反正在那个日期之前签字就行了。”
第二天厂里就开了动员大会,就把他们买福利房的这批职工和家属召集到一块开了个会议,让大家积极响应政策,提前签字做榜样。
虽说这个赔偿金已经不少了,但是人哪有不贪心的?
就有人提议,“领导让我们签字也行,但是提前签字有什么好处吗?你说这没有好处,我们干嘛要签这么早?是不是签字早了,就能早点把赔偿款给我们?”
“这回政府是下定决心要拆迁,当然,给大家的除了赔偿款安置费,还有额外的奖励。政府就是需要有一批提前站出来吃螃蟹的人,这就是标兵!”
听到领导这么一说,大家伙顿时来了兴致,“那到底有什么奖励?领导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跟我们说一说?”
“那是提前签字的话没没加还可以得到五百块的奖励,不过这个名额有限,仅在五十名之内。”
林秋芬听到这话立马站起来,“领导,我们家愿意第一个报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仰头效果简直就没得说,听到林秋芬这么一表态,大家也纷纷站起来愿意支持领导的工作。
没想到动员大会开的这么顺利,领导顿时就让林秋芬他们过来报名,但是前提在名额之内。过了五十名之后就没有五百块的奖励了,只有三百。如果是过了一百名,只有一百的奖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