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当然,脾气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心虚。
一来,是他信誓旦旦的保证听纳谏言,结果却言而无信。
二来,他知道李青的本事,也明白他是一片赤诚。
再加上这是皇爷爷临终之际,特别交代的最重要人才,他自不会因为这个治李青大罪。
朱允炆叹了口气,“是朕有负于他,他心里有怨也属正常,三位先生不妨展开说说,削藩的事儿吧!”
“皇上虚怀若谷,臣钦佩之至。”方孝孺心悦诚服地拱了拱手,“以臣愚见,是时候对燕王下手了。”
“燕王?”
朱允炆一愣,脸上突然有些玩味,“现在吗?”
“宜早不宜迟啊!”齐泰道,“如今局势明朗,本月连削三王,燕王不是傻子,即便不敢反,也会做出防御措施,必须要尽快下手了。”
朱允炆道,“他现在就在京师。”
“啊?燕王在京师?”
三人一惊,旋即大喜,“他在哪儿啊?”
“就在王府住着。”朱允炆道。
“抓!”齐泰精神大振,“可不能让他跑了,皇上,这真是天赐良机啊!”
朱允炆有些犹豫,“罪名呢?”
黄子澄道,“先把人控制住,罪名可以慢慢查。”
见他还在犹豫,黄子澄又道,“皇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错过这次,他日燕王据城而守,朝廷不知要耗费多少兵力。”
方孝孺也跟着劝道,“皇上,莫要再犹豫了。”
三个臭皮匠众口一词,朱允炆终于下定决心,“来人!”
……
李青刚出宫门,还没走出多远,就见近百侍卫杀气腾腾地冲出来,直奔王府方向而去。
他愣了一下,旋即明白朱棣危矣。
所谓大势,并不是有一个神明在操纵着一切,而是事情发展的大趋势,也可称作:本质。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