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我很失望(1 / 5)

    朱厚熜无动于衷。

    李青也知道这种在朱厚熜眼中威胁自身统治的事,朱厚熜是不会轻易答应的。

    或许,强硬的姿态能迫使朱厚熜同意。

    可结果必然是出工不出力,有人唱反调,朱厚熜必会顺水推舟,导致李青的主张早早流产。

    必须要让朱厚熜觉得这样做,是对他好的,他才会死心塌地的去做。

    李青深吸一口气,说道:「历来旧王朝被推翻,新王朝建立,往往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平稳期,这个时期具体体现在百姓过的好了,朝廷财政收入高了,犹如婴儿新生,哪哪都好。你可知为何?」

    「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朱厚熜不假思索的说。

    不得不说,跟聪明人聊天就是省事。

    李青点点头,继续道:「一个王朝之所以走到末路,皆因为兼并问题导致矛盾尖锐,百姓不得不反,不反就活不下去,元末暴政,太祖奋起反抗,也是基于此。这个兼并,不仅仅指土地兼并,其实,还有教育资源的逐渐被垄断。当然了,这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

    「如今,大明的百姓,已能足食,可教育资源却并未得到平均分配。」李青道,「一个王朝若想存在的久,那麽对各种资源的分配,越是平均,越能长久。」

    「试想一下,同样一万亩耕地,是一个人拥有好,还是一百个,一千个人一起拥有好?」

    朱厚熜:「自然是后者,不仅能提高赋税,还能少些乱子。」

    顿了下,「可这跟读书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系很大!」李青说道,「读书的门槛越高,参与竞争的人就越少,跟一万亩耕地,一个人拥有,还是百人丶千人拥有,难道不是一个道理?」

    李青举例道:「若不对教育资源进行平均分配,百年之后科举做官的人,只会是以下几种人——地主,商绅,官僚子弟。」

    「你可有想过,当上上下下都是这类群体,皇帝又当如何?」

    「这……」

    李青给出答案:「减农税,减商税,让官僚子弟享受更大的福荫,才是『英主』所为,掌握巨大资源的他们,可以很轻松裹挟百姓,进而给皇帝施压。届时,只怕就不是皇权不下乡了,而是连京师都出不去。」

 

最新小说: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上命昭唐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重回宿敌年少时 白月光破棺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