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一张一弛(1 / 4)

    夏日炎炎,蝉鸣不断。

    果树下,石桌前,二人相对而坐,气氛融洽……

    朱载坖笑问道:「宫中的那部《大明轶闻录》,想来就是出自先生了?」

    「不错,」李青颔首,「不过看看也就得了,旨在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可不要奉为圭臬。」

    「呵呵……先生这麽说,就太过自谦了,孤闲暇之时常拿来阅览,获益颇丰啊。」朱载坖正色道,「理当奉为圭臬。」

    李青微微摇头,轻叹道:「不一样了,时下的臣子较之以前,进化了太多太多,大明轶闻录已经不适用现在的生态了。」

    「?」

    「莫说严嵩徐阶之流,便是高拱丶张居正这些还算不得身居要职之人,其水平都完虐以前的尚书之流。」李青说道,「前车之鉴,后人之师。时下的这些人,可以说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其水平自然远高于前人。」

    朱载坖轻松的神情变的凝重,问道:「差距很大吗?」

    「当然很大。」李青说道,「一方面是总结前人教训的原因,一方面是你父皇的原因,太祖太宗大开大合,仁宗宣宗中正平和,英宗中宗进退有据……真要说起来,至成化朝以前,臣子并没怎麽进化,可到了成化朝,情况就不一样了。」

    朱载坖皱眉道:「也就是说直至宪宗开始,大明的臣子才有了长足进步?」

    「嗯。」

    「具体原因先生可否说一说?」

    李青叹道:「其实也没什麽好说的,也就两点,一是传奉官,二是西厂,宪宗皇帝这两手下来,等同于在制度上彻底掀了桌子。」

    「不经吏部,不经选拔,由皇帝直接任命,直接架空了内阁和六部,因此有了纸糊三学士丶泥塑六尚书,最为典型的就是内阁的万安大学士,再加上西厂的绝对强势,以至于群臣连反抗都是有心无力,也就是此举,让群臣真正有了切肤之痛,君权臣权的拉锯战,陡然增速……」

    「时至弘治朝,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缓解,孝宗的仁厚与宪宗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加之强势的宪宗解决了诸多棘手问题,更衬的孝宗皇帝『和蔼可亲』,这个阶段,群臣没有进化,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退化了。」

    「当然了,这里的退化指的是放松了警惕,非是臣权弱了,相反,弘治一朝下来,臣权得到了暴涨。

最新小说: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上命昭唐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重回宿敌年少时 白月光破棺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