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会同馆。
李青丶胡宗宪相对而坐,聊当下融合大计的详情,聊一些不太好放到台面上的事……
胡宗宪轻叹道:「受环境影响,草原部落野蛮的性格根深蒂固,没有两代人以上的时间,实难驯服,这些年下来,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也没少小规模动用暴力手段……」
李青微微颔首:「摩擦嘛,总会有的。」
「其实,平心而论,也不能把责任全归咎于草原部落的野蛮,还有我们自己的原因,甚至……我们的原因更大。」胡宗宪说道,「地方百姓打心眼里看不起他们,蛮夷这个概念亦是根深蒂固,此外,虽然朝廷尽可能的去避免双方有利益冲突,可终是难以尽善尽美。」
胡宗宪忧虑道:「关外适合耕种的区域并不大,早先迁徙至辽东丶河套的草原部落,如今已然汉化,且这些年前前后后又往此两地塞了那麽多人,基本已经饱和,再之后,就只能……往大明内部迁徙了。」
李青思忖了下,道:「未来真到了没地方容纳的地步,可以往云.南那边迁徙,这个早前就尝试过,成效还算不错,如处理得当,还能起到震慑云.南以南小国的效果。」
胡宗宪苦笑点头:「朝廷也是这个意思,可现在朝廷一下子削减一半开支……实不容易开展啊。」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李青明白胡宗宪的难处,可他也没有办法。
朝廷财政年年赤字,没有那麽多钱去饱和式拨款,许多事,只能勉为其难。
非是李青激进,去大开大合,去大刀阔斧的搞融合,而是那麽多朝的铺垫,时至嘉靖朝,果实已然熟透了。
错过了这个摘果子的窗口期,怕是又要进入下一个轮回了。
普及教育亦然。
从永乐朝开始,工商业就开始蓬勃发展,再加上主动推动发展工商业,不可避免的使资本得到了野蛮生长。
如若不普及教育,时下纵是想利用心学开启新时代浪潮,去反逼商绅资本,也没有土壤。
正如李青之前所说,不是他要激进,而是大明全面发展了一百大几十年,前进的势能越来越强,只能不断加码投资未来。
李青轻叹道:「如此的确太难为你了,若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