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一千三百馀万,是父皇退位前,为防止我花钱看人脸色,特意转移过来的,我一文没舍得动。」
李青惊喜的同时,也有些惊诧:「宫廷用度户部也兜底?」
「你未免把他们想得太好了吧?」朱厚照无语。
「那钱从何来?」
「简单,印宝钞啊!」朱厚照理所当然的说,「大明工商业鼎盛,之前超发的宝钞又进行了大量回收,再死憋着不新发宝钞,就是逼着百姓用白银交易了,事实上,现在民间交易都开始大规模使用白银了。」
怕李青说他,朱厚照忙解释:「印钞真不多,也就近些年才开始,每年折合成白银不过两百万两,以大明如今的商业丶人口,一年发这麽点宝钞,经不起一点浪花。」
顿了顿,「金陵李家一年的净利润都不止这麽点,输送到整个大明,又有何打紧?」
朱厚照道:「当然了,再算上大量的铜钱,一年下放的货币总额有三百万两之多,可大明人口还在上涨,都快奔着两万万大关去了,以及工商业日益增长的趋势……虽说白银大量流入,货币仍有些紧张,这真不是我胡说,是有依据的,不信回去后你可以问杨廷和。」
李青沉吟不语,思考这其中利弊。
「知道五个橘子吗?」朱厚照道,「眼下大明的橘子猛增了,支撑橘子交易的货币也要随之提高才是,再者,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这你总知道吧?」
李青开口道:「一直以来都是贸易顺差,民间不得使用白银的这项国策,也早已是名存实亡,按道理说,不应该出现货币紧张的情况,你可有想过这个原因?」
「啥是贸易顺差?」
「就是……你可以理解为收入大于支出。」李青说。
「这个我还真想过,也知道为何如此。」朱厚照道,「这主要有以下几点,1:白银能更好的长时间存储,百姓倾向于花钞存银;2:相较于白银,宝钞更便于携带,须知,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钱庄,可以用银票交易的。」
朱厚照苦笑道:「再一个,就是心理原因了。」
「什麽意思?」李青不解。
朱厚照问:「抛开货币属性不谈,你是喜欢纸质宝钞,还是喜欢金灿灿丶亮闪闪的金银?」
李青哑口。
沉吟良久,道:「可以适当发行宝钞,可万不能无节制的超发,太祖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