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捏了捏眉心,缓缓放下,问道:「先生,一条鞭法的推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好像不该这般着急吧?」
「治大国如烹小鲜,确是如此。」李青说道,「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条鞭法影响深远,如若不事前做好准备,只怕结果只会功亏一篑!」
朱厚熜低头看着桌案上抽丝剥茧的分析,以及应对之法,心中很是矛盾,久久下不了决定。
不可否认,上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都是极好,可再让李家野蛮发展,难免会喧宾夺主。
哪怕现在,哪怕没有李青,朱厚熜都不敢轻易对李家动手。
因为,大明朝廷都有些离不开李家了。
这才是让朱厚熜最难受的。
李青像是看穿了他的心里想法,笑道:「这只是方案之一,皇上如若不满意,我还有别的办法。」
「哦?」朱厚熜立即喜出望外,「先生请说。」
「由朝廷出马,在各地建平价的粮库,让百姓辛辛苦苦的劳动所得,有个公价!」李青说。
「这样……」朱厚熜想了想,苦叹道,「这确实是个好法子,只是未必如你我所愿啊!政策都是要人来执行的,下面小吏也要喝汤,难免……」
「让价格有冗馀!」李青沉声说,「同时对小吏严刑峻法,让他们能多少揩点油水,再提高犯罪成本,如此,能最大限度的解决问题!」
朱厚熜皱眉不语。
李青料到会是这麽一番局面,补充道:「朝廷收购粮食,可采用一半银子,一半宝钞的比例。」
朱厚熜眼睛一亮。
这好啊!如此一来,等同于用一半的银子就完成了收购!
毕竟,印宝钞又没有多大成本。
只是,很快他就意识到好像哪里不对,朝廷用宝钞收购,百姓交税也是用宝钞啊。
朱厚熜一时间有些算不明白这个帐。
不过,有一点朱厚熜是明白的。李青一直致力于保障宝钞的购买力,怕是这边增加的份额,得从其他方面缩减,以达到『平衡』!
朱厚熜试探着问:「先生,这额外发行的宝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