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持续恶劣,势必更加捉襟见肘,届时不用催动,棉麻价格就会因为供给不足暴涨,苦的还是百姓。”
朱厚熜默然。
“别钻进钱眼里去了。”
“我……理儿是这个理儿,可问题是……”朱厚熜苦闷道,“说好的开源节流,你可倒好,整一个就是开流节源……”
“先生,大明的出路在哪儿呢?”
朱厚熜喃喃道,“虽然大明很好,可我却看不到大明的未来。”
李青沉默。
“不可说?”
“不是不可说,而是……时机未到。”
李青吁了口气,说道,“你说大明很好,你却看不到大明的未来……其实是因为,大明的兴盛程度,已经将制度抛在了后面,准确说,它是拖着制度这个累赘在往前跑,故你才看不到未来。”
“你说的制度是……?”
李青没有回答,只是道:“现在说这些还早,保守估计再有五十年,差不多就可以尝试了,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过大,只会烧糊,再好的食材也不行。”
朱厚熜眯起眼眸,直视李青,“你是在等普及教育,对吧?”
李青走到一边,提及火炉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淡淡道:“现在说这个没意义,你别胡思乱想,大明国祚长着呢,还长的很呢。”
顿了顿,“有一定可行性的办法,时下倒是有一个,只是推行起来,太难了。”
“什么?”
“殖民!”
朱厚熜愕然少顷,随即明悟,“你是说如佛郎机人那般,走到一处,把原住民干趴下,撒点人任由发展?”
“差不多吧。”李青点点头。
“这算是什么办法啊?”
朱厚熜苦笑道,“且不说将士们会不会愿意,这般……图什么啊?数十上百年后,这些人于大明何益?”
“至少十几数十年之内,这些人会源源不断的往大明输送资源。”李青说,“这何尝不是开疆拓土?”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