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少。我军最常用的五六式弹匣袋,只能装三个弹匣,加上步枪上的弹匣,总弹药量也才120发,这对于自动武器来说,实在是不多,而弹药不仅仅是战斗力的保证,同时也是士兵的护身符之一,就拿吴放歌第二次与越南特工交火来,没几个回合就把弹药消耗的差不多了,如果不是随身还有一把手枪,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不过侦察营毕竟是军中精锐,既然是精锐,总会受到一些优待的,至少装具的配给数量远超其他部队,于是几乎所有士兵的应用智慧就发挥出来了,他们尝试着自行改进装具,并由此发展出了不好效用不错的实用新型,所以说中国士兵聪明,你不服不行。为了增加弹药携行量,有的老兵把弹匣袋在水里泡24个小时,然后在每个小袋硬塞进两个弹匣,这样一来,携弹量就增加了差不多一倍,只是这样一来,袋盖就盖不上了,而且装具容易损坏,不过以侦察营的优先配给来说,这算不了什么。还有几个学过鞋匠和裁缝的兵更绝,干脆把弹匣袋左右的四个小袋都去掉了,只剩下主袋,在背后安上帆布条,用腰带固定在身上,这样一来每人就可以携带左右两个弹匣袋,弹药量也可以加倍。缺点就是突击步枪的弹匣弧度大,占地方,六个弹匣绑在身上以中国人纤细的身形来说,有点笨拙,而且不容易固定在身上。
吴放歌看到这种改进,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在书上看过一种俄罗斯的弹匣袋,是采用前一后二的纵式布局,联想到两国突击步枪是表兄弟,于是就找到一个做过鞋匠的兄弟,把自己的设计想法说了一下,两个人忙和了半晚上,终于试制成功。大家试用了之后都觉得这种前一后二的携行具比其他的改制品携带舒适多了,而且还可以增加一个小袋用于放置枪械附件,另外还有按扣式的固定条。别的侦察兵看见这种装具好用,纷纷下订单,数量之多,吴放歌甚至想拿这个做生意了。更可贵的是,胖鹅从一个士兵手里‘抢’了一个由吴放歌改进过的携行具,一试之下便喜欢上了,于是不但夸吴放歌聪明能干,还干脆组织的一个小组,专门照样改进制造这种携行具,并让他做技术监督和管理员。
尽管吴放歌的工作多姿多彩,已经忙是团团转,可偏偏这个时候,又出了花花事儿。
这天晚上吴放歌正在帮着文书修改一份文件,外面忽然响起了紧急集合急促的哨子声。毕竟不是在机关,这种活动营部的兵也有份参加,吴放歌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打起背就冲了出去,只是觉得有点奇怪,往常只要是训练性质的紧急集合,营部的兵总能提前得到通知,这也算是一种优待,可今天却毫无征兆,真不知道又出了什么紧急情况。
站在队列中,吴放歌听到整个小前指的范围内,紧急集合的哨子此起彼伏,不光是侦察营,警通连、防化连,甚至连机关方向都传来了哨声,并且所有的灯光都打开了,这又是一个不合常理??不过也说明了,至少不是军事行动,也不是又遇到了袭击的。
营部直属人员在司务长的带领下也集合完毕,汇入了侦察营的队伍。营长胖鹅一脸严肃,语气严厉地宣布点名。这次点名非同小可,凡是不在的,如是因公出差必须由连长当场说明情况,伤病的,也必须到位。
吴放歌站在队伍里,大脑陀螺似地溜溜直转:“这又出了什么事了?”
要知道胖鹅这人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