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这一年,岛内的积架公司发明了一种名为“浸没式光刻”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出现,是一个里程碑。
它直接决定了下一代关键芯片制造设备,也就是光刻机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2003年,就是浸没式光刻机的诞生元年。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一家原本并不算突出的荷兰公司——阿斯梅尔(ASML),开始了它的传奇起飞之路。
刘清明记得很清楚,此时此刻的阿斯梅尔,应该还没有造出他们的第一台浸没式光刻机。
而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岛内工程师王坚,正在欧洲各大光刻机厂商之间奔走,试图推销自己的技术。
最终,是阿斯梅尔抓住了这个机会,与王坚达成了合作。
这一步棋,直接将当时雄霸光刻机市场的日本巨头,尼康和佳能,打得溃不成军,最终黯然退出了顶级光刻机市场的争夺。
阿斯梅尔,则一步步走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半导体制造的摩尔定律,在这项技术的加持下,又延续了将近二十年。
而这,也成了日后华夏高端制造业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直到刘清明重生的那一年,国产光刻机在顶级制程上,依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重活一世,再次站到这个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刘清明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冲动。
他或许改变不了历史的大势,但如果能在这个节点上,为国家,为民族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也足以让他感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