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
自己这个挂名的处长长期不在岗,他这个一把手心里有想法是正常的。
把自己手底下的人调走,既是给别的组补充人手,也是在变相地削弱自己这个小组,让它名存实亡。
而陈默,这个刚分来的新人,没背景没资历,自然就成了被“剩下”的那一个。
被人排挤,坐冷板凳,这是部委里最常见的生态。
刘清明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什么都没说。
官场之上,只做不说,或者多做少说,才是生存之道。
他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知道了。”
陈默看到刘清明这个反应,心里反而安定了不少。
这位年轻的领导,似乎比他想象的要沉稳得多,也通透得多。
刘清明不再理会这些办公室政治的细枝末节,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桌上那堆小山似的文件吸引了。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开了封面。
一股陈旧的纸张和油墨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瓦森纳协定》。
对于这个东西,刘清明再熟悉不过。
前世,他从事的就是IT行业。那个年代,一台电脑里,CPU、内存、硬盘这三大件自不必说,就连主板上的许多元器件,乃至小小的风扇,都几乎是进口货的天下。
西方世界卡住华夏脖子的手,就是通过这一个个冰冷的限定文件来执行的。
从冷战时期臭名昭著的“巴统”,到96年最新出台的这个《瓦森纳协定》,本质上换汤不换药。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协定的缔约国名单里,就连后世被西方世界轮番制裁得死去活来的俄国,都赫然在列。
而一度与西方关系相当不错的华夏,却被冷酷无情地、始终如一地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