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明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无比舒畅。
前世,尼康和佳能虽然也对阿斯麦施加了影响,但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最终还是让阿斯麦和蔡司走到了一起。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因为华夏的突然插手,让日本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对于尼康来说,一个有着强大美国资本背景的阿斯麦,一旦成功,将是他们最可怕的竞争对手。美日之间的半导体战争,殷鉴不远。
但是,一个一穷二白,技术落后的华夏企业呢?
如果这项技术落到华夏人手里,尼康有十足的信心,能把它轻松按死在摇篮里。
半导体研究,那是个真正的无底洞。
没有举国之力的雄厚资本,根本玩不转。荷兰加上美国资本,也只推出了一个阿斯麦。
华夏?在日本人看来,根本不足为惧。
与其让一个强大的新对手崛起,不如扶持一个弱小的、更容易对付的搅局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日本人想当那只黄雀。
刘清明甚至在想,尼康那边,是不是已经派人去了美国本土,直接游说阿斯麦背后的那些华尔街金主了。
这才能解释,为什么这一世,整个事件的进度,比他记忆中要慢了不少。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在出国之前,刘清明对云州市委书记黄文儒说,自己只有四成的把握。
那是为了降低对方的期望值,同时也是在考验黄文儒的决心和魄力。
但是现在,刘清明可以确定,自己已经有了六成的把握。
剩下的四成变数,不在技术,不在商业,而在政治。
最大的问题,就是积架公司的最终决策,会不会受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强大影响。
毕竟,谁都知道,那个岛屿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于即将到来的,与王坚的第一次见面,刘清明觉得自己需要做更多的准备,需要拿出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