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李府里只能偶尔看见一些丫鬟提着灯为自家饿了的主子寻些夜宵吃食来填饱肚子。但也只是小心翼翼的,连脚步声也轻的仿佛听不到一般,怕会惊醒了别的院子里的小主。此时的李府里便静悄悄的。
但白氏的心里却没有像这夜晚的李府一般的平静,在王姨娘的庭院外她不禁想起尚在闺阁的那些昔日过往,心中满是叹息。
白氏本是出身在商贾家庭,出身虽为人所不屑,但她的家中三代经商,到她那时家底已经十分殷实。未出嫁前,虽然不能与达官贵人或是书香门第的小姐们相处,但在青州她也有许多同是出身商贾未出阁的小姐们作为同伴。
偶尔也同约出去赏花或是游船,白家家底厚实,父母也愿意让她出去解闷,便也不怕少了银子,玩得也十分尽兴。
不仅如初,白氏的父母对她更是十分疼爱,捧在手里怕摔着了,含在嘴里都怕化了。哪怕是她想要天上的星星月亮,白氏的父母都会花钱给她买来。白家虽无官衔书香,但白氏未出嫁前的生活却可以说与达官贵人或是书香门第的小姐没有什么两样,绕是现在李家的小姐们也不一定比得及。
由此可见,白氏自小是如何娇养长大的了。
父母疼爱白氏,舍不得她受委屈。父亲自小就在商贾家庭,不能考取功名,就算家大业大,也不能捐个一官半职。因此白氏的父亲对因是商贾受到的不公待遇感受十分深刻,也因此父亲不愿意让白氏再嫁去商贾之家,生下的孩子长大后也受世人嘲笑。
白氏能嫁到李家,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的。李家虽然到了现在这一代,官运不是十分亨通,家底也是一般,跟白家的家底一比更是天差地别。但李家世代都是书香门第,家底再殷实的商贾家庭都比不上一个贫寒的书香门第。
所以白氏的父亲觉得能攀上李家将她嫁过去是他们白家的福分,但也怕白氏会因为出身在李家与妯娌不好相处,不得老太太喜欢。便在白氏的嫁妆丝毫没有任何的吝啬,达官小姐出家该有的东西,白氏嫁妆上便一点不少,甚至是更好,达官小姐没有的东西,更是要有。
甚至于要出嫁前几个月父亲常常严肃的在白氏平日的言行上教育白氏:“你是要嫁入书香门第的!去了李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不可还像现在这边随意胡闹。为人妻后要有为人妻的样子!”
白氏自然也是,虽然高攀了李家,内心有些惴惴不安,怕会与婆家相处不好,但更多的是对未来夫君的期待和出嫁前的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