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领命:“陛下圣明,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退朝后,钱谦益心中不满,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官员聚在一起商议。“杨嗣昌此举,分明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打着新政的旗号,不知要得罪多少富户。我们得想办法阻止他。”钱谦益说道。
一位官员附和道:“钱大人说得对。但陛下已经同意试点,我们该如何做?”
钱谦益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可以在试点州县制造舆论,煽动百姓反对新政。再买通一些地方官员,让他们故意执行不力,使新政推行受阻。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在朝堂上弹劾杨嗣昌,说他办事不力,新政祸国殃民。”
另一边,杨嗣昌也在与洪承畴、孙传庭商议。“此次新政,本是为了国家长远发展,没想到遭到如此大的阻力。钱大人他们恐怕不会轻易罢休,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杨嗣昌说道。
洪承畴点头:“杨大人,他们很可能会在地方上做手脚。我们选派官员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且要安排可靠之人暗中监督。”
孙传庭也说道:“对,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舆情,一旦发现有人故意煽动百姓反对新政,要及时处理,以免事态扩大。”
不久后,新政在选定的州县开始试点。杨嗣昌选派了几位清廉正直的官员前去推行。然而,钱谦益等人的动作也很快。他们买通的地方官员故意歪曲新政内容,使得百姓对新政产生误解。
“听说新政要把咱们的地都收走,以后都没活路了。”“可不是嘛,那些当官的就知道压榨咱们老百姓。”百姓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对新政充满了恐惧和抵触。
杨嗣昌得知消息后,立刻找来洪承畴和孙传庭:“看来钱大人他们已经动手了。我们得马上派人去澄清事实,稳定民心。”
洪承畴说道:“杨大人,我亲自去一趟试点州县,向百姓解释新政的真实意图,严惩那些故意歪曲的官员。”
杨嗣昌点头:“好,洪大人亲自去,我就放心了。一定要尽快平息民愤,确保新政顺利推行。”
洪承畴领命后,立刻奔赴试点州县。他刚到州县,就看到百姓们聚集在一起,群情激愤。洪承畴站到高处,大声说道:“乡亲们,大家静一静。新政并非如你们所传的那样。这是为了让富户多承担一些责任,减轻大家的负担,朝廷还会用这些钱来救灾、修路,改善大家的生活。是那些贪官故意歪曲,想破坏新政。”
百姓们听了,将信将疑。这时,洪承畴当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