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那边学校是准备的风风火火,早在考完试就准备了。班主任和学校教导主任开了一个队伍,一共十几个老师被抓壮丁,搞来去支援教育事业。
出发前,几个主要人物挨个拍照,准备的卡车除了物资,还跟着摄影师,都准备把这一次行动,渲染的要多感人有多感人。
出发前,有人还问了班主任:“那你这些地方,跟人家老总打了招呼吗?要不要通知她一声,来参加我们的送行仪式?”
送行仪式搞的风风火火,拍了不少照片。
班主任笑了笑,“哪里用得着她,我来就行了,况且我还请了媒体朋友来帮忙,到时候上了新闻是肯定的。”
而且他们的横幅,还有旗号,半点都没有提张青的公司集团,就是自己的学校,自己免费去,还去送温暖。
这不是因为别的,因为这一长串,都是他们学校的慈善事业。
这个人功劳先揽上,其他的先别说了。张青那边他是觉得真不重要,这事儿之前都说好了,张青既然把名单都给他了,这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这人一飘啊,说话就容易管不住。
在对着记者的话筒时,班主任和主任一人接受了采访,笑呵呵的说了自己要为国家做多少贡献,学校做这些慈善也是理所应当的。
谁去关注这些真假?
这些地方都是鸟不生蛋鸡不拉屎的,不要说电视机,就是收音机都不多,能看到他们的报道?就算是看到了,又能咋样?
他们去做教育支援,也是一样的在为他们做贡献,这学校是不是他们盖的,一直以来的钱是不是他们筹的,这没有什么重要的。
只要他们先把功劳揽上就行了。
这事情也上了报纸,还上了电视新闻。张月不知道从哪儿看到了,气个半死,“姐,这是哪儿的人啊?怎么感觉这么多年的事业都是他们做的?人还没到呢,这牛就吹开了,也太不要脸了吧!”
张青在电话这头笑的头都快掉了,“现在吹的越厉害,回来就越好笑,等着看大戏吧。”
反正她不会出面的。
那班主任还真是以为,事情都是这么简单的,但是没想到,他们十几个人,在卡车上冻成了狗,颠簸了多少天,才到达第一个目的地。
身后摄影甚至都一路拍了过来,把他们的狼狈样子全都拍下来了,准备以后用来发扬他们的光辉形象。
结果这一到地方,刚走到市区,就被人给拦了下来,说是SZ来欢迎的,拉扯了一堆横幅,又是敲锣又是打鼓。
这横幅上面还写的是《感谢时青集团为我市贫困儿童助学》这也来了记者和摄影,结果呢,班主任他们一群人当众就尴尬在原地。
这搞啥啊?
什么时青集团,不该写他们的名字吗?
这就是太尴尬了啊。
班主任正想着要不要将计就计,后面一直跟着几辆卡车就到了。
我的个乖乖,上面不光下来不少人,有几个,还是在业内德高望重的教授。
教授们都是请来给这些山村老师做培训的,冒着寒风冰雪,一个个都精神奕奕,后面的车都是送到山区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