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基地闯三国 > 第322章 赴三韩建造造船厂三

第322章 赴三韩建造造船厂三(2 / 2)

农匠们在船坞旁搭起了五十座草棚,白天顶着风雪施工,夜里就围着篝火取暖。

杨帆让人从玄菟郡调来了三十车烈酒,每晚给每个工匠分上一碗,既能驱寒又能活血。

医佐李当之的药棚里总是飘着草药味,他改良了治风寒的方子,在麻黄汤里加了辰韩产的蜂蜜,苦涩中带着甜意,农匠们都愿意喝。

正月十五那天,龙骨终于安装完毕。

杨帆让人杀了两头黄牛祭祀鲁班,周楫捧着一本泛黄的《考工记》,带领工匠们对着龙骨行三拜九叩之礼。

拜完起身时,老船匠忽然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打开竟是半块船钉——那是他年轻时在广陵郡造楼船时留下的,如今要将它嵌进新船的龙骨里,说是能“借老船的灵气”

开春后,造船进度明显加快。

船坞两侧的支架上挂满了晾干的船板,这些木板都经过特殊处理:先在海水里浸泡三个月,再用炭火烘干,最后涂上三遍桐油。

农匠们站在脚手架上,用榫卯结构将船板一块块拼合,每拼好一块就钉上三个铆钉,钉帽要敲得与板面齐平,免得海水渗入。

周楫明了一种“水平绳”

,在船的两侧各拉一根细线,只要线是直的,就说明船体没有歪斜。

四月初,船体的轮廓已清晰可见。

远远望去,像一条伏在船坞里的巨鲸,甲板上竖起了十二根桅杆的立柱,每根立柱都要八人合抱。

杨帆让人在桅杆顶端安装了滑轮,这样起锚时能省不少力气。

最让人惊叹的是船舱的设计——周楫在船腹里隔出了二十四个水密舱,就算有一处破损,海水也不会流进其他舱室。

他带着杨帆钻进船舱,用火把照着舱壁上的木栓:“这些栓子都是活的,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抽出来,让船身更灵活。”

此时的熊津浦已俨然一座小城池。

除了造船厂,周围还建起了粮仓、铁匠铺、医馆,甚至有辰韩人摆起的货摊,用毛皮和药材换取汉军的盐和布匹。

赵昂的骑兵营在周边巡逻,带回了更远地方的消息:弁韩的几个部落听说汉军造船,派人送来三十张上好的虎皮,想换几面汉军的盾牌;倭国的邪马台国也有使者跨海而来,在海边搭起帐篷,等着看新船下水。

六月初六,是周楫选定的安帆日子。

十二张巨大的帆布被抬上甲板,每张帆布都用三丈长的麻绳缝制,边缘镶着铜环。

五十名工匠拉着绳索,将帆布顺着桅杆升起,赤红色的帆布在海风里展开,上面用金线绣着“玄菟号”

三个大字。

杨帆站在舵楼里拉动舵轮,看着帆布带动桅杆转动,心里忽然明白为何古人说“舟楫为舆马,海洋为夷庚”

——这船,确实是能跨越山海的车马。

最新小说: 破怨师 人在斗罗,开局双神威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二婚后,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钢铁先驱 大道惟一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