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李纲,李纲连忙躬身道:“陛下,太子殿下天资聪颖,不仅熟背《论语》全篇,且对其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句有独到见解,老臣深感欣慰。”
“哦?”李世民来了兴致,看向李承乾,“吾儿不妨说说,你对‘使民以时’有何见解?”
李承乾略一思忖,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使民以时’便是不可违背农时。农夫耕种,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皆有定时。若官府随意征调民力,耽误了耕种或收割,便会导致粮食减产,百姓无以为生。如今正值秋收时节,儿臣听闻今年粮食丰收,便是因为父皇轻徭薄赋,让百姓能安心劳作,不违农时。”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儿臣还听闻,母后培育了新的稻种,亩产极高。儿臣想,若能让百姓按照时节,轮换耕种不同的庄稼,比如今年种粟米,明年种稻子,后年种豆子,如此既能让土地休养,又能增加收成,这便是‘分时轮作’之法。不知儿臣说得对不对?”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再次抚摸着他的头顶,赞道:“说得好!说得好啊!吾儿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见解,真是有乃母之风!”他心中甚是欣慰,李承乾不仅聪慧好学,还能心系农事,关注百姓,这正是他所期望的储君模样。
李纲在一旁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太子殿下心系苍生,有仁君之姿,实乃大唐之福。”
李世民心情大好,拉起李承乾的小手,笑道:“吾儿既有此心,今日便随父皇去一个好地方。”
李承乾好奇地问道:“父皇,我们要去哪里?”
“去长乐宫看望你母后和你刚出生的弟弟。”李世民的笑容愈发温和,“你母后近日诞下皇子,你多了一个弟弟,名为李泰。今日天气甚好,正好带你去见见他。”
李承乾眼中满是欢喜:“真的吗?儿臣早就想去看望母后和弟弟了!”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牵着他的手,快步向长乐宫走去。阳光透过宫殿的廊柱,洒下斑驳的光影,父子二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满是温馨。
长乐宫的寝殿里,暖意融融。长孙无垢半卧在榻上,脸色虽略带苍白,却难掩初为人母的温柔。她的身旁,襁褓中躺着一个小小的婴儿,正是刚出生不久的皇子李泰。婴儿闭着眼睛,小嘴巴微微抿着,呼吸均匀,模样粉嫩可爱。
听到脚步声,长孙无垢抬眸望去,见李世民牵着李承乾走了进来,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陛下,承乾。”
“母后!”李承乾挣脱李世民的手,快步跑到榻边,小心翼翼地看着襁褓中的婴儿,眼神中满是好奇和温柔,“这就是弟弟吗?他好小啊。”
“是啊,这是你的弟弟李泰。”长孙无垢伸手摸了摸李承乾的头,声音温柔,“以后你就是哥哥了,要好好照顾弟弟。”
“儿臣知道了,母后。”李承乾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儿臣一定会保护好弟弟的。”
李世民走到榻边,俯身看着襁褓中的李泰,眼中满是慈父的温柔。他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婴儿的小脸蛋,婴儿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小嘴动了动,发出了细微的咿呀声。
“陛下,今日户部奏报,各州粮仓均已储满,百姓欢天喜地。”长孙无垢轻声说道,“如今又添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