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昭仁帝于紫宸殿接见萨克图摩汗。
“汗王,曼珠公主的婚礼乃皇后一手操办,汗王可还满意?”
萨克图摩汗连连应道:“十分满意,有皇后娘娘亲自主持,是曼珠的荣幸!她嫁得好夫婿,我这做父亲的总算了却一桩心事。所以,小王特来奏请向陛下辞行。”
“汗王急着回去,可是朕招待不周,不能令宾至如归?”
萨克图摩汗忙道:“陛下说哪里话,陛下盛情款待,小王不胜感激。可惜国无宁日……”
“汗王有何烦恼?不妨道出,许能为汗王分忧。”皇帝问道。
“陛下,那小王便直言了。有一事若不了断,小王寝食难安。于阗与我哈拉汗是近邻,本来关系亲善,可近几年来仗着国富兵强,于阗王阿耶斛罗越发目中无人,频频滋扰边界,屡次生事,十分猖獗。此次于阗又狗胆包天,竟敢袭击大昌‘贤和使’大人,存心挑衅,如此野心勃勃,若不给他个教训,恐成大祸!”
皇帝问道:“于阗一向规行矩步,不露锋芒,何以突然如此肆意妄为,气焰嚣张?汗王可知是何缘由?”
“陛下,小王听闻大昌有个典故叫做‘卧薪尝胆’,诚如此故,小王认为于阗之前正是隐藏锋芒,厉兵秣马。如今气候已成,打算有所行动。若不及时镇压,贻害无穷。”
“汗王有何良策?”皇帝不动声色。
“一旦于阗对我哈拉汗开战,恐哈拉汗朝不保夕。如今大昌与哈拉汗成了秦晋之盟、友好之邦,哈拉汗若是灭亡,大昌也是唇亡齿寒,请陛下三思。况且于阗若是吞并哈拉汗,国力壮大,以其狼子野心,将来必是大昌的劲敌,陛下应早作打算。”
皇帝听他论起国事来能言善辩,用词精准,心中早有计较,只含笑道:“汗王思虑周全,那依汗王之见,应如何防患于未然?”
萨克图摩汗目光闪烁:“陛下英明神武,运筹帷幄,哪里需要小王多言。”
“此事需从长计议,汗王若有万全之策,不妨道来。”
“既如此,请恕小王直言。为免将来局势难以控制,小王以为当先发制人。集哈拉汗与大昌兵力对于阗左右夹攻,令其土崩瓦解。”
“汗王可有必胜把握?据朕所知,于阗三面靠山,地势险峻,可谓易守难攻。”
“回陛下,我哈拉汗是游牧民族,骑兵是优势,擅长包抄战术,可以依靠骑兵弓箭手和重装骑兵冲锋,近战有利。只是步兵落后,缺乏重型器械,因此攻城战是弱点。若有陛下的精锐之师切断其后路,于阗定然落花流水,再难成事。”萨克图摩汗话语铿锵有力。
“汗王谋略过人,只是我大昌的精锐之师距于阗山高路遥,若长途跋涉,战力已大大消耗,疲惫不堪,再与敌军争锋抗衡,只会徒增无谓伤亡。此事容朕斟酌周密,再告知汗王。”
“陛下所言极是,小王静候陛下决断。”
次日勤政殿早朝。文武百官队列整齐,皆垂首恭立,一派庄严肃穆。
皇帝朗声道:“萨克图摩汗所言,众卿家以为如何?”
成乾大将军出列,声如洪钟道:“圣上,于阗胆敢杀我大昌使臣,如此张狂,我大昌岂能忍气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