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殿下,虽然如今您是陛下唯一的儿子,但这太子之位一直没有定下,殿下可得要三思啊!”
五皇子听闻,顿时觉得像是一盆冷水从头到脚给他淋了个彻底,十分不悦地转头看着那个幕僚:“你这是何意?是在诅咒本皇子日后成不了太子吗?”
“非也非也,殿下息怒,”这幕僚岁数有些大了,说起话来时文绉绉的,但讲话向来很有道理。
他又是不卑不亢的性格,早年间因为次次参加考试皆失利,后头有些心灰意冷,便到家乡的书院做了个夫子。
多年来,他可没少教出走上官场的学生,在当地县城很有些名望。
五皇子也是费了些力气才将他给请过来的,因此,对他还算客气:“那赵先生的意思是?”
“殿下可还记得七八十年前,庆安帝在位时期因为迟迟没能定下太子,导致的七王夺嫡?”
听了赵老先生的话,五皇子心中那点火气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我当然记得,那可是一场惨案啊!”
当年的庆安帝据说是年少时为了争夺太子之位,频繁上战场立下战功。
但在战场之上伤了身子,即便日后真的顺利被册封成为太子,甚至登基为帝,但身子受了损伤,与后宫妃嫔们生下的几个儿女身子骨都不太好,庆安帝便一直在犹豫。
一直到身体每况愈下,都还没定下太子人选。
这便导致几个还活着的皇子都动了心思。
那一场夺嫡惨案,几乎让整个京都血流成河。
赵老先生见五皇子将他刚才说的话给听进去了,站起身拱了拱手。
“因此,殿下一定要尽力避免这样的惨剧。只要殿下日后成了太子,那便是名正言顺,无论日后要做些什么都十分方便。既然如今大长公主和西北侯府都有意支持,殿下回到京都后一定要联合官员催促陛下早日立下太子。”
“是啊殿下,赵老先生所言甚是!”另外两个幕僚也都站了起来。
“看信上大长公主的意思,对您虽然是十分支持的,但柔蕴县主毕竟身份特殊,只有殿下手中有了足够的权力,日后迎娶她成为太子正妃,大长公主那一支才能为殿下您提供所有的帮助。若只是一个皇子妃,只怕西北侯府不会满意。”
五皇子听闻,也觉得甚是有道理。
他也知道阿姐身份特殊,若是之前挡在他前方的那几个皇子都还活着,以阿姐的身份,无论做哪个皇子的正妃都是绰绰有余。
更何况是他。
五皇子虽然心高气傲,但也明白,因为他母妃出生过低,之前他从未被父皇放在眼中。
若不是因为运气好,那几个皇子都在内斗当中全死了,他也不会有迎娶阿姐的机会。
跟这几个幕僚仔细商量了一番之后,五皇子觉得他们这次提的建议倒是相当不错。
而且只要他成了太子,日后迎娶了阿姐,他们便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到那时,大长公主曾留在京都的势力也可尽为自己所用,他便可逐步掌握朝中所有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