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齐王世子的确是被暗算了。
皇帝话锋一转,表示:“你这儿子虽说才十四岁,但却聪慧知礼。朕还记得前年李太妃身染重疾,李太妃不过是你母妃娘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你儿子知道之后便亲自抄写了不少长命经,送至宫中。这般的孝心可是难得啊!”
恒王在之前皇帝非得要求他儿子入宫的时候,便猜到这天怕是要变了。
因此,面对皇帝的夸奖,他也是十分小心谨慎。
见皇帝这般夸奖他儿子,生怕就陷入了那权力的漩涡当中。
齐王那边不就是吗?齐王世子年岁比他儿子要长一些,且声名在外。
陛下不过是让人多留意了一些,且齐王和五皇子之间闹了一些矛盾,眨眼间齐王世子就被人给暗算了。
可想而知,他儿子也会十分危险。
想到这儿,恒王连忙恭敬地道:“陛下谬赞了,犬子才十四岁,哪里懂这些?更何况他身为晚辈,孝顺长辈本就是应当的。当年先帝重病,陛下不也衣不解带地在先帝身旁照顾了一月有余吗?犬子资质愚钝,也就只有一片孝心能勉强见人了。”
皇帝见他话语当中满是谦卑,与齐王时不时见缝插针地夸奖儿子截然不同,对他的好印象又深了些。
不过他几番试探,发现恒王说话都滴水不漏,一改之前温和憨厚好说话的模样,想来他此般行径也是为了保护儿子,皇帝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他又将今日的事情相对具体地说了说后,表示:“老五母妃的出生你也是知道的,朕向来不满。今日的事,即便大家都没说明白,但朕心中也有数,你当真觉得,老五能有资格做皇帝吗?”
恒王心中一惊,叹道果然还是来了。
此次陛下举办宴会,他便知道绝不会那么简单,果然还是躲不过啊。
但这样重大的事情,一向谨小慎微的恒王是绝对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只匆忙跪下。
“陛下,这太子之位臣怎敢置喙呢?五皇子乃是陛下的亲儿子,人品秉性陛下应当是最明白的,臣万万不敢多言啊!”
皇帝无奈地苦笑:“你这年岁越发长了,怎么跟条泥鳅似的滑不溜手?从你口中竟是问不出半句实话来。”
皇帝百般游说,但恒王的态度始终如一,不愿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皇帝虽然无奈,但也知道这兄弟向来没什么坏心,只能让他先出去了。
然而,后背已经出了一层虚汗的恒王才刚与王妃一块儿离开宫廷,便立刻给她下了死命令。
“夫人,从今日开始,一定要加强府中管理,尤其是咱们儿子入口的东西,必须要好几人亲自验过,确保无误才行,绝不能等闲视之!”
王妃还有些意外:“王爷,今日的事不是和齐王他们有关吗?且齐王世子比咱们儿子要年长几岁,人品性格都不错,陛下应当更满意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