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短板。 “‘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不足,公共卫生体系存在弱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
三是重点领域改革任务依然艰巨。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待深化,营商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
四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刚性支出需求增大,债务风险防控不容忽视。”
五是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基层治理效能需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需要加强。”
报告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列举的案例具体,分析的原因深刻。与会者纷纷凝神记录,眉头微蹙。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不满足于已有成绩、勇于自我革命的清醒和担当。正如市委书记周海洋在后续讲话中指出的:“看不到成绩,会丧失信心;看不到问题,会迷失方向。中期评估,既要鼓舞士气,更要保持清醒,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
这次中期评估,不仅引起了市内的高度关注,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受省委王力书记委托,专程到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
省领导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江泉市两年多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指出:“江泉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顶住下行压力,克服转型阵痛,在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民生改善、城市治理等方面探索了新路径,取得了显着成效,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省委对江泉的工作是满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番肯定,言辞恳切,分量很重,让在场的江泉干部倍感振奋。但省领导话锋一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将会场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泉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省委希望,江泉不能满足于做‘一城一地’的先进,而要立志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样板!”省领导的声音铿锵有力,“下一步,江泉要紧紧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努力在四个方面为全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是在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上提供新经验。 要持续巩固生态优势,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生态资本更好转化为发展资本。
二是在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上提供新经验。 要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在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方面拿出实招硬招。
三是在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提供新经验。 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生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四是在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上提供新经验。 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破解‘大城市病’。”
省领导的讲话,视野宏阔,指向明确,为江泉下一阶段的发展锚定了新坐标,赋予了新使命。会场鸦雀无声,人人都在认真领会这沉甸甸的嘱托。
省委的殷切期望,既是巨大的鼓舞,更是千钧的重担。在随后的讲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