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出来,张浩天直接就租了一辆的士前往w县,一路全是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下午三点多钟,就到了w县。
到了w县城之后,他并没有丝毫的耽搁,而是又招了一辆本地的士,前往东南方向的“清松寺”。
一路与的士司机闲聊,张浩天这才知道,“清松寺”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寺中的古松苍翠而得名,只是座落于一座高山上,交通不怎么方便,而w县是个历史古城,附近上千年的老寺都有,是以平时去“清松寺”的人并不算多。
司机说得不错,当向东南方向走了二十公里之后,穿过一座村庄,就只有颠簸难行的黄土路了,的士底部不高,时常被擦住,据司机说,要是遇到下雨,是没有车愿意往“清松寺”跑的。
当走了五公里黄土路之后,远远的就见到一座大山,而在半山之腰,远远的就见到了一处红墙绿瓦的建筑,正是一座庙宇。
的士司机将张浩天送到山脚下,张浩天多给了他一百元钱,要了他的一个电话,并让他在这山脚等候,说自己只是上去看看,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会返转的。
从山脚顺着一条狭窄的青石梯快步爬行,没半个小时,张浩天就到了那寺外,却见这寺很是陈旧,但墙宇高檐中,处处可以看到修补过的痕迹,而在正中有一道大门,大门之上有一块黑『色』长匾,写的正是“清松寺”三个篆体字。
寺门此时是打开着的,不过却没有人守在外面,张浩天上了十几级台阶,就走了进去。
大门之内,塑着四尊凶神恶煞的神像,正是佛座下护法的四大金刚,绕过这些神像,就见到左右两道小门,张浩天曾经看过一本书籍,对佛教的建筑初有涉猎,知道一大两小的三道门,叫做三门殿,一般的佛教建筑入口都是三门而立,所谓“山门”一词也是由此而来。
出了三门殿之后,就见到了一个极大的庭院,而在这庭院之中,最显眼的就是一株株虬枝兀接,青苍滴翠的古松,刚一踏进入,那阵阵松香就扑入鼻中,让人为之精神一爽。
就在庭院之中,有着一幢极大的建筑,正是庙宇中最重要的大雄宝殿,寺庙里所有的建筑,都围绕着这大雄宝殿而建。
张浩天迎着满眼青翠,徐徐松香,慢慢的向前而行着,这里实在是太幽静了,静得让人心波无尘,只偶然有鸟儿的“啾啾”声从树枝上传出,让人听着格外的清脆宛转。
张浩天也去过别的寺庙,不过或多或少都有些游客与朝佛之人,而这“清松寺”内到现在为止他连和尚都没有看到一个,实在是清静之极。
又上了十余级石阶,就到了大雄宝殿的门外,一尊巨大的趺坐着的释迦牟尼像就显现于眼前,而在释迦牟尼的旁边,还立着两尊站立着的佛像。
张浩天看过书,知道这两尊站佛像,就是释迦牟尼的两个著名弟子,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释迦牟尼涅槃之后,迦叶尊者继续率领众徒,称为初祖,而迦叶尊者涅槃之后,就由阿难传承,称为二祖,后世的许多佛家著着都是这两名尊者借释迦牟尼之名完成的。
不过此时,张浩天的目光却投在了三尊佛像之下,在那里,有十余个蒲团,一个身材枯瘦的和尚面对着佛像,盘坐在最前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