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埋伏在山谷要道的精锐部队如猛虎下山一般,从两侧冲下,朝着狄仁杰的大军发起了猛烈攻击。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狄仁杰的军队有些措手不及,前面的部队与伏兵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武三思的伏兵士气高昂,他们借助地形优势,以一当十。而狄仁杰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在狭窄的山谷中难以展开阵型,一时间陷入了苦战。鲜血染红了山谷的土地,喊杀声、惨叫声回荡在山谷之间。
狄仁杰站在高处,看着混乱的战局,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若不能尽快突破武三思的埋伏,等对方的援军赶来,自己的大军将会陷入绝境。于是,他亲自率领中军精锐,朝着伏兵最密集的地方冲去,试图撕开一个缺口。
双方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武三思的伏兵虽然勇猛,但狄仁杰的中军精锐也非泛泛之辈。他们在狄仁杰的带领下,拼死抵抗,逐渐稳住了阵脚。随着时间的推移,狄仁杰的大军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开始逐渐占据上风。武三思的伏兵见势不妙,开始有序地向后撤退。
狄仁杰见伏兵撤退,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们。他下令大军乘胜追击,一定要将武三思
的这股伏兵彻底消灭。然而,追击的军队刚追出不远,就听到一阵尖锐的哨声响起。紧接着,从山谷深处涌出了大批武三思的后续部队,他们气势汹汹地朝着狄仁杰的追击部队杀来。原来,武三思早有后招,这股后续部队就是专门等着狄仁杰上钩的。
狄仁杰见势不妙,急忙下令停止追击,全军回撤,重新整顿阵型。武三思的后续部队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距离狄仁杰大军一段距离的地方停下,与之前撤退的伏兵会合。双方呈对峙状态,战场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士兵们个个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再次投入战斗。
狄仁杰心中明白,这场战斗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武三思精心布置的防御和反击,让他的大军在初战中就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狄仁杰毕竟久经沙场,很快就镇定下来,开始重新思考战术。
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发现山谷两侧虽然地势险要,但并非没有可乘之机。如果能派出一支奇兵绕到武三思军队的后方,前后夹击,或许能够打破当前的僵局。于是,狄仁杰悄悄叫来自己的心腹将领,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将领领命后,迅速挑选了一批身手敏捷、熟悉山路的士兵,趁着双方对峙的间隙,悄然向山谷一侧的山林中潜去。
与此同时,武三思这边也在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王猛建议道:“大人,狄仁杰此次虽然受挫,但实力依旧不容小觑。我们不妨佯装撤退,引他深入,然后在营地周围设下重重埋伏,给他致命一击。”武三思听后,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甚妙,但需小心行事,不可露出破绽。”
于是,武三思下令军队缓缓向后撤退,做出一副不敌狄仁杰,准备退回营地防守的样子。狄仁杰看到武三思的军队撤退,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但又担心错失良机。正在他犹豫不决之时,负责侦察的士兵来报,说发现武三思军队的后方似乎并没有埋伏。狄仁杰思索再三,决定冒险一试,下令大军追击。
狄仁杰的军队追着武三思的部队一路深入,渐渐地靠近了山谷营地。就在他们以为胜券在握之时,突然,营地周围响起了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