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出逃(2 / 3)

得可怜。

一时间,人满为患的昌德宫落针可闻,倒是殿外隐隐响起了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喧闹声:"竟敢擅拿宫中器物?"紧接着,便是歇斯底里的尖叫声,还伴随着侍卫兵刃出鞘的声音。

城中的混乱已经蔓延到宫中了?

在场的朝臣们虽是沉默不语,但脸色却更加难看,心中暗暗后悔为何不称病在家,起码还能提前安排自己的家眷亲属"逃难",总好过在这汉城中白白等死。

见状,兵曹判书金瑬再也看不下去,侧身出列拱手道:"启禀殿下,此时天色已晚,叛军纵然越过临津江,也必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城外尚有江原道的两万兵马驻扎,可保护殿下和诸位大人南巡。"

作为亲手策划了"仁祖反正"的第一功臣,金瑬曾在"壬辰倭乱"结束后奉命巡视边镇,并在平安道任职两年有余,比在场的朝臣们见识过更多的军马,此刻倒是显得镇定果决。

尤其是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以及将近七尺的高大身躯,让大殿内的朝鲜君臣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几分信心。

"卿家所言甚是,"李倧闻言便是一脸迫切的点头,颤抖的声音中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惊喜和激动!

如若不是金瑬提醒,他险些将"江原道"的两万兵马忘于脑后。

前两日,他因对在"壬辰倭乱"中仓皇出逃的宣祖李昖的遭遇心有所感,故而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强行将原本要驰援临津江的江原道兵马"扣留"在汉城附近,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来看,他当时的"未雨绸缪",正好派上了用场。

"金卿家,寡人何时南巡?"

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李倧自王位上匆匆起身,一脸迫切的追问道。

临津江距离汉城不仅只有百里之遥,而且路途平坦开阔,再无天堑可以防守,即便是寻常百姓行商赶路也可昼夜疾驰,遑论是来势汹汹的叛军?

自己脚下的汉城虽好,但他实在不敢继续待下去了。

"还请殿下稍待。"

"待到入夜之后,臣等护送殿下南巡.."

轻飘飘的两句话,却仿佛用尽了金瑬的全部力气,让他脸上的褶皱都浓郁了许多。

自古以来,君王在面对敌人时,选择舍弃臣民落荒而逃便是最被人诟病的行径之一,提出这条"建议"的臣子也将被后人唾弃。

他几乎可以预见到,一旦李倧离开这汉城,无论日后能否卷土重来,朝鲜国内都必将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暗流涌动,未来恐怕会有数不尽的"麻烦"等待着李倧。

但不管怎么说,叛军来势汹汹,他们又没有以身殉国的勇气和决心,摆在他们眼前的,也只剩下了"弃城而逃"这条路了。

"对对对,入夜之后。"

如梦初醒般的点了点头之后,李倧便不管不顾的朝着后殿涌去,同时还扯着嗓子,扭头吩咐道:"快给寡人找几身轻便的衣服来,动作快点.."

昌德宫内,金瑬等官员们先是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随后便像是在嗅到了腥味的猫一样,争先恐后的朝着殿外涌去。

为了不"落于人后",还有那身材相对矮小的朝臣提起了袖袍,以免被扳倒;上了年纪的老臣们也是咬牙支撑,场面十分混乱。

...

最新小说: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边关兵王 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乱世边军:从军功换媳妇开始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玄德至水浒 我是大明瓦罐鸡 被迫rua上偏执大佬后[快穿]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