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路流淌,像在重新描绘那些旧时光。果然,乌龟爷爷慢慢探出头,眼睛亮了:“我想起来了!她总爱把雨滴接在掌心里,说像捧着星星……”
等滴答把所有雨滴送完,天已经擦黑了。春雨还在下,敲打着蘑菇屋的屋顶,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像无数只小鼓在敲。他坐在自家门口的苔藓台阶上,脱掉莲蓬雨靴,脚心沾着的泥点混着雨水,在地上画出小小的脚印。
这时,阿栗端着一盘热乎乎的苔藓面包走来,面包上还冒着热气,上面撒着蒲公英的绒毛:“这个给你,用你的蓬松雨做的,尝一口就知道有多软。”没过一会儿,米粒也来了,手里捧着片更大的花瓣,里面盛着几颗亮晶晶的雨滴:“奶奶说这是‘谢礼雨’,让我送给你,说比润喉雨还甜。”连乌龟爷爷都慢慢爬了过来,背甲上放着片晒干的荷叶:“这个给你当新的伞面,比你现在的更结实。”
滴答看着大家送来的礼物,突然觉得今天跑过的所有水洼、接雨滴时冻红的爪子,都变得暖暖的。他把面包掰成小块,分给大家,又把米粒送的雨滴倒进每个人的杯子里——雨滴在杯子里转着圈,映出蘑菇屋的灯光,像杯里藏着个小小的月亮。
夜里,雨还没停。滴答躺在床上,听着雨滴打在新荷叶伞上的声音,像首温柔的歌。他想起阿栗烤面包时脸上的面粉,想起米粒举着花瓣时认真的样子,想起乌龟爷爷回忆往事时眼里的光。原来他送的不只是雨滴,是让苔藓镇变得更暖的心意,而大家回赠的,是比雨滴更甜的惦记。
他摸了摸床头的空藤筐,明天一早,这里又会装满新的雨滴。他要给阿栗送“金黄雨”,让面包烤出来带着阳光的颜色;给米粒送“轻快雨”,让她走路时脚不沾泥;给乌龟爷爷送“故事雨”,让那些温暖的回忆永远不会褪色。
窗外的雨还在轻轻下,苔藓镇的每个蘑菇屋里,都亮着暖暖的灯。雨滴顺着屋檐滑下来,落在石板路上,汇成小小的溪流,带着晚安的祝福,悄悄流向镇外的田野。滴答打了个哈欠,把被子往紧拉了拉,梦里他好像变成了一滴雨,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最后轻轻落在某个等待的掌心,像个甜甜的吻。
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穿过雨雾,苔藓镇的钟声又会响起,而穿蓝布雨衣的雨滴邮差,会踩着新的水洼,把带着暖意的雨滴,送到每个需要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