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伴随着锣鼓点儿,由远及近。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
只见两辆崭新的二八大杠打头,后面跟着几个胸前别着大红花、手里拿着锣鼓的年轻人。
中间一个穿着四个兜干部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个红皮本本,一脸正气。
队伍“呼啦”一下,停在了狼狈不堪、正准备去找人拼命的宋桂芳和黄宏隆面前。
锣鼓声停了。
锣鼓声一停,知青办主任郑卫国那洪亮的嗓门儿就响彻了整个街筒子:
“是黄家人吗?好样的!觉悟真高啊!”
他两步上前,激动地一把攥住半边脸还肿着、整个人懵在当场的黄宏隆的手,使劲儿摇晃:
“你们家下乡知青,建设边疆!扎根农村!燃烧青春!”
“简直是咱们县里头一份儿!”
郑卫国“唰”地展开一张盖着大红公章的纸,声音拔得更高,充满了革命激情:
“黄同志!你们家的两个孩子主动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我代表知青办,授予你们家‘光荣之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