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师的发展还有何妙策?”
武植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身旁的朱武,笑着说道:
“军师,我方才在想,均田固然重要,但只是权宜之计。我梁山若想长久,若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必须另辟蹊径。”
朱武何等聪慧,闻言眼神一凝,肃然道:“哥哥有何高见?朱武洗耳恭听。”
武植缓缓说道:
“我想在梁山附近兴办工坊,发展实业!
譬如,这纺织。
衣食住行,衣为首位。我们梁山周边,百姓众多,若能大规模织布,不仅能满足梁山内部需求,更能对外销售,换取钱粮军械,岂不一举多得?”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兴办工坊,还能吸纳更多劳力,尤其是妇孺,让她们也能有活干,有钱赚,减轻家里的负担。”
待武植说完,朱武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之色:
“哥哥此言,真乃远见卓识,振聋发聩!”
“我等只知打打杀杀,开疆拓土,却未曾想过从这民生根本处着手!以工养兵,以商富民,此乃强寨之基石啊!”
“纺织工坊,好!极好!此事若成,我梁山钱粮将源源不断,百姓归心,大业可期。”
武植见朱武一点即通,并且举一反三,心中大定,笑道:
“正是此理,军师以为,此事当如何着手?”
朱武沉吟片刻,道:“此事事关重大,非同小可。首先,需寻觅精通纺织的匠人,
其次,需筹备场地、采买原料、招募人手,再者,还需制定章程,规划销路……”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大寨之中。
刚踏入大厅,便见“旱地忽律”朱贵正好在里面。
听得脚步声,朱贵抬起头来,见是武植和朱武二人并肩而入,且两人神色间都带着几分兴奋,他不由好奇问道:
“寨主,军师,可是有何喜事?瞧二位谈得如此投机?”
朱武哈哈一笑,也不隐瞒,便将寨主欲兴办纺织工坊,以工养兵,以商富民的宏图大略简述了一遍。
朱贵闻言,眼前一亮,赞叹道:“这可是大好事啊!寨主英明!”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