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国将不国啊陛下!”
殿下,一众与高俅交好的朝廷大员也纷纷出列,齐声附和。
“高太尉所言极是,梁山此举,形同谋逆。”
“请陛下速发天兵,荡平水泊,以正国法。”
声浪如潮,整个大殿都回荡着“征讨梁山”的呼喊。
赵佶被这股气氛一激,本就窝着的一肚子火,“腾”地一下烧到了头顶。
他猛地一拍龙椅,怒喝道:
“好一个梁山泊!”
“传朕旨意,即刻点兵……”
“陛下,请息雷霆之怒!”
就在此时,一个清朗而沉稳的声音,打断了皇帝的旨意。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谏议大夫赵鼎手持象牙笏板,从队列中走出,不卑不亢地躬身行礼。
“陛下,臣有本奏。”
赵佶眉头一皱,不耐烦地道:“赵爱卿有何话说?莫不是要为那群贼寇求情?”
赵鼎摇了摇头,正色道:
“臣不敢。只是梁山水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朝廷已数次兴兵,皆是劳而无功,徒耗钱粮。”
“与其屡次兴师动众,不如降下一道敕书,赦其旧罪,许以招安。
令其戴罪立功,为朝廷效力,岂非两全其美的上策?”
此言一出,赵佶眼中的怒火稍稍褪去几分。
他想起了前几次征讨的败绩,确实让他颜面尽失,国库也空虚了不少。
赵鼎的提议,似乎……颇有道理。
然而,高俅一听“招安”二字,顿时急了眼。
他与梁山,早已是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
怎能让武植那厮轻易翻身,甚至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命官?
他立刻抢步上前,尖声道:
“陛下,万万不可。”
“那武植狼子野心,发招贤令,便是要自立山头,与朝廷分庭抗礼!
此等逆贼,岂是区区招安所能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