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自然氧化,就是烟灭灰飞……
田继芳的眼中已有泪光闪烁,“广深,我扶你进屋去吧!孩子们爱闹腾,就随她们,这日子咱们慢慢往后过。”
亡鱼架着车,天喜和馨儿坐在板车里,一起往隔壁镇上的集市赶去。
这个时候的集市有集体和个体两种。
个体也从之前投机倒把的货郎担慢慢演化成小商贩,但还有些偷偷摸摸,没有成规模。村民们偷偷种植的那些农副产品、山里采的,水里捞的,一般也会拿到市集里交易。
而且,一般都会避开国营百货公司和供销社下乡的日子。
在柘林这一块地,离县城较远,国营来的少,每月逢五逢十,一个只有六天的时间。
正因为地处偏远,村民们去县城极不方便,对物品的需求量就显得格外的多。
此长彼短,拉开了供求的缺口,也就造成了私营的春天。
一个月余下的二十四天,几乎天天有私集。
郑天喜之所以想在去青城之前,来这里一趟,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小的商机,适合他们一家人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郑广深身体受重创,几年内都不能太劳累,就算是勉强出工,支书也不会给记多少公分,想混个温饱都很困难。
几年后,分田到户是大势所趋,单干想赚钱更得靠体力,若不是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费时费力,同样的田地,谁又能比谁产量高。
但是小生意不同。
这个时候,无论是针头线脑、纽扣发夹、鞋子、帽子、手绢、手巾,那都是好东西,百货批发轻便,一次进货,也能卖很长时间,比起自制豆腐、糕点,贩卖蔬菜、家禽鱼肉,显然要来的方便。
毕竟,郑广深短时间是不能帮忙的,家中就田继芳一个劳动力。
馨儿虽然已经十六岁了,但是上一世,她能混成一个十八线的小明星,就说明,她的内心还是潜藏着梦想的,如果可以的话,郑天喜是想让她继续回学校去读书。
抛开这些不说,她现在在县城里还有两间商铺,等改革的春风吹过,商铺所在的那条街就会成为乐安县新的经济中心,提前让田继芳和郑广深摆地摊练练手也是好的。
至于亡鱼那间,她也想过了,自家人不能抢自家人的生意,但是可以做为马前卒,替费仁孚探探路。
毕竟,未来亚洲第一的药神现在才八岁,在他成长的十几年里,市场不会一片空白,总要有人前仆后继,最重要的是亡鱼对药材有兴趣。
他们来柘林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进村去拜会朱三宁朱神医。
朱三宁愿不愿意收下亡鱼当学徒另当别论,但那日班车上的邂逅,朱三宁介绍了那么一大单生意,不说给他提成,买点东西孝敬一下还是应该的。
四个人找到一处空地,将牛拴好,高高兴兴的下了车。
今日逢双,柘林大队的集市路格外的热闹。
馨儿最近常常逛街,倒是还能规规矩矩的,可天祥实在是见啥都新鲜,一张稚嫩的脸上活生生的流露出了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候满脸褶子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