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郑天喜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跟石英打交道,爆破、开采、挖掘都没有大的问题,包括后面的粉碎、分类、清洗也都很在行,唯一生疏的就是创造。
理论基础是有的,关键还是得实践。
通过一遍遍的试验,废弃的钢铁坩埚窑的温度一再被控制,最后维稳在了一千七百左右。
石英原石被粉碎,配上天然苏打,高温锻造后很快就变成了玻璃溶液。
靳秋水从废弃的工厂内部清理出了很多的物件,挑挑拣拣做成了平板模型。
很快……其实也不快,一个星期后,金奎玻璃厂的第一块普通平板玻璃就问世了。
普通平板玻璃,就是窗户玻璃。
这东西好做,好运输,也好推广。
试验成功后,大家都很高兴。
但是大批量的生产,还需要资金启动。
焰霖二话没说的带着郑天喜上了二八大扛,俩人直奔信用社。
天喜这才发现,无论是采矿权还是厂房,焰霖用的都是她的名字。
也是因为这个,贷款才需要郑天喜亲自到场。
俩人慎重起见,还是决定用厂房贷款,毕竟采矿权是容易被人觊觎的东西。
银行的工作人员看见郑天喜太过年轻,眼中闪过狐疑之色,好在,焰霖在青城当了三年的刑警,认识的人着实不少,很快,他就找来了银行的行长。
行长问了问焰霖的近况,又问了问厂子的情况,很有魄力的大手一挥,三万块现金即刻到账。
捧着三万块钱,郑天喜觉得这个世界非常的不真实。
“焰霖,你这朋友不错,这么看好咱们厂子的前景!”
“你别想太多,这人可不是觉得咱们厂子前景不错,刚刚临走的时候,他还劝我趁早转行,做些吃的、穿的、用的!”
“啊?既然不看好,怎么可能大手一挥,直接给批了最高额度?”
“那是因为,他欠我一个人情。”
“……”
好吧!
郑天喜觉得自己是赚到了,合伙做生意,能找到这么一个交际广泛的,那真的是一笔财富,她在看向焰霖时,总感觉自己看到的是一团行走的人民币。
行走的人民币是相当的给力,很快就联系了南疆训练基地,从部队手中买到两辆退役的军用运输车。
买车加维修,一共花了一万多一点。
清理整顿工厂,然后是安装流水线,装电话,修整办公室,修缮工人宿舍,花钱如流水。
郑天喜看着手中越来越少的人民币,感觉压力山大,不止一次的说,“我觉得你朋友说的超对,咱们就应该从卖鸡蛋、卖豆腐、卖衣服开始,这一步登天的感觉,真是让人遍体生寒。”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没关系,咱们这里要是赔了,咱们三个就去卖鸡蛋、卖衣服、卖豆腐还账怎么样?”
郑天喜笑,焰霖和靳秋水也跟着笑。
生产线调试好,生产很快进入规模化。
第一批成品出炉,三个人都大醉了一场,有些梦幻,感觉极不真实。
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