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分家之后,要合在一处过日子的闹剧在村子里上演了几天之后,也就作罢了,毕竟,大家分家之后,都过上了好日子,谁愿意在凑在一处给别人挣钱去?
几家人现在因为收山货的关系,都已经绑在一起了,所以,钱春山着急几个儿子开了好几次的家庭会议,最终还是没有能达成目的。
笑话,钱小卉家的钱没了,他们几家不是也没钱了?在一起过日子有什么好的?成天吃不饱穿不暖,所有的钱都留给老五一家子吃香喝辣了,有啥意思?
钱春山在短短的时间里老了许多,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无奈的时候,明明很听话的儿子们,怎么短短时间就变成这样了?帮着老五有啥不好的?等老五将来出息了,收益的还不是他们么?咋都是些没有长远眼光的?
这话,钱春山也说出来了,只可惜钱彦江直接开口说道:“爹,您也别怪我说话直,老五要是个能成才的,咱们村不知道能出多少秀才举人呢。您看看他都读了多少年书了?还不如二妹夫呢,好歹是个秀才。我记得当初二妹夫中秀才的时候,也就是才十九岁吧,老五现在可都快三十的人了,总不能读一辈子书,到了六七十岁再中秀才吧?”
这话自然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钱学路说的,钱学路也就是在家里人吃饭的时候这么有意无意的说了几句,就被钱彦江记在心里了,这会子正好说出来。
钱春山差点儿被气死,但是第一次,对儿子在外头读书这件事也产生了质疑。
“这几天村子里的人来卖山货的少多了,不知道是没时间捡山货还是什么原因。”钱学路看着没什么变化的山货堆有些焦急的说道。
“应该是知道咱们赚钱了,心里头就有些不自在了。”钱小卉不以为意的说道。
这原本就是早就料到的事,要是这些村民看到自己家因为收山货赚钱还能没什么反应,那就奇怪了。
不过,凭他们怎么的,将来这山货应该还是要送到自己这里来,毕竟,她一斤赚一文钱这个事儿是真的。没有经过拣选的山货品质看起来不会很好,价格也不可能会很高。
钱学路可没有钱小卉这样稳当,他有些焦虑,总担心这件事就这么黄了,虽然说学明几个在外头收山货,还算不错,可谁知道其他的村子会不会有学有样的?万一这些村子里的人都像二沟村一样,小卉要咋赚钱?
供两个弟弟上学,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给自己以及学明几个的工钱,加起来就能把小卉给拖垮了,就算小卉能干,也兼顾不了这么多事儿。
不过,钱小卉是个有韧性的姑娘,不管怎么样,做生意遇到波折也在情理之中,总不能为了这么点儿小事情就放弃做生意吧?她不相信没有办法。
“大哥,今晚二哥他们回来了,我有事儿要跟你们商量。”钱小卉很快就想出来解决办法了。
只是,这件事还要几个哥哥的鼎力帮忙,要不然也办不成。钱小卉觉得,在一个大家庭里生活其实也挺好的,最起码身边能有帮自己的人。
从第二日开始,钱家几个兄弟每天出门的时间比之前早了接近一个时辰,收山货的范围更加远了些,当然了,如此辛苦换回来的就是收到了更多的山货,而且山货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