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眼巴巴地凑到锅边。
“煮鱼汤,加了点新调料。”
许安宁笑着掀开锅盖。
鱼肉鲜香混着茱萸和麻椒的辛香气扑面而来,汤汁已经熬得浓白。
她将鱼汤盛入三个破碗里,每碗都有两条小鱼和奶白的汤汁,上面还有点翠绿和艳红。
粗粮饼子也烤好了,三人坐在门槛上,捧着碗吃起来。
安平吹着气,喝了一口汤,眼睛顿时瞪大了:“哇!
好喝,有点麻有点辣!”
和他以前喝过的鱼汤完全不一样。
许安和也小口喝着,被那点微辣刺激得吐了吐舌头,却又忍不住再喝一口,小鼻尖都冒出了细汗。
许安宁自己也尝了一口,味道确实提升了不少。
茱萸提供了恰到好处的辣味,麻椒带来了轻微的麻,野葱去腥增香。
虽然调料简陋,但组合起来,却让这碗简单的杂鱼汤变得有滋有味,极大地慰藉了疲惫的身体和匮乏的味蕾。
他们就着这鲜香麻辣的鱼汤,把粗粮饼子掰碎了泡进去,吃得额头冒汗,浑身暖洋洋,连碗底都刮得干干净净。
许安平想的有点多,他觉得现在的日子虽然苦了点,但是至少不用挨打挨骂,甚至干活都是为自己而干的。
这让他心里开心极了,比在大伯母家过得还开心。
“阿姐,这汤真好喝,以后还能做吗?”
安平意犹未尽地问。
“嗯,等我们以后找到更多的调料,还能做得更好吃。”
许安宁笑着回答。
“阿姐,今天熬糖吗?”
安平一边喝着热汤,一边迫不及待地问,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那袋拐枣。
“嗯,吃完就弄。”
许安宁点头,“这是个慢功夫活,急不得。”
她顿了顿又开口:“你吃完去边上张婶家借个木盆,再借个木桶,然后跟张婶说用两天。”
木盆和桶基本都是在村里后面山上砍的树,让村南头的陈老头帮忙打的,他收费不贵,一般这种东西家里都会多打几个。
还不等吃完饭,安平迫不及待的一溜烟就去了。
等他回来,这边也已经收拾妥当。
许安宁让安平去河边打来满满一缸清水。
她则将布袋里的拐枣全部倒进一个大木盆里,加入清水,仔细地清洗起来。
拐枣形状崎岖,缝隙里容易藏污纳垢,需要耐心地揉搓、漂洗。
安和也蹲在木盆旁边,学着姐姐的样子,小手认真地搓洗着一根根扭曲的拐枣。
清洗了好几遍,直到水变得清澈,许安宁才将干净的拐枣捞出来,沥了沥水。
接下来,她先用菜刀把这些拐枣剁碎、又找来那根洗净的木棍,开始用力地捶捣盆里的拐枣。
“阿姐,为什么要打它们?”
安平好奇地问,一边帮忙捣。
“要把里面的糖分打出来,这样熬的时候才出味。”
许安宁解释着,手下不停。
木棍捣在拐枣上,出噗噗的闷响,有些果肉被捣烂,渗出些许粘稠的汁液。
弄得差不多了,她将一大盆捣碎的拐枣倒入那口大的铁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水量刚好没过拐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