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煮的过程不能急,得慢慢来。
随着水汽蒸,锅里的糖汁逐渐变得浑浊粘稠,颜色也加深,从浅黄变为更深一些的琥珀色。
许安宁拿着小木铲时不时的撇掉表面的杂质。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锅里的汁液已经少了一半多。
用筷子蘸了一点,放到旁边的凉水碗里,滴进去后那汁液没有立刻散开,反而凝固了起来。
“火可以小一点了。”
许安宁觉得差不多了,对弟弟说。
接下来是把这些熬好的汁液过滤,她找来那块还算细密的麻布,这布是从破衣服上拆洗出来的。
然后蒙在空盆上,用绳子扎紧,把锅里熬煮好的拐枣连水带汁倒在麻布上。
冒着热气的汁液哗啦啦的通过麻布到了盆中,而麻布上留下了厚厚一层粗糙的纤维渣滓。
“安平,来,帮我挤一下。”
许安宁招呼弟弟。
两人抓住麻布几个角,用力拧着,挤挤压压,尽可能地将里面藏着的糖汁都挤出来。
就是有点热,烫的俩人龇牙咧嘴,但也不敢松手。
过了一会,直到再也挤不出汁液,才把那一大团纤维丢下去。
盆里接了小半盆深色,有点浑浊的糖汁。
但这还没完。
许安宁将过滤好的糖汁再次倒回洗净的锅里,继续让安平用小火慢慢熬。
这一次,要熬掉更多的水分,直到它变成真正浓稠的糖稀。
这一步更需要耐心,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又熬得太慢。
许安宁寸步不离地守在锅边,不停地搅动着,观察着糖汁的变化。
安平在灶台下控制着火,眼看着糖汁越来越浓,颜色越来越深。
表面浮起一层细密的气泡,咕嘟声从轻微变得厚重,甜味也散出来。
最后,当糖汁变得很是浓稠,许安宁用筷子挑起来能拉出细丝,并且滴到凉水里能迅凝结成一个小珠子时,才算大功告成。
许安宁让安平停了火。
她把熬好的拐枣糖稀,舀进那个洗刷干净的小陶罐里。
又赶紧往锅里添上水,不然等会糖浆凝固不好刷锅。
安和围着陶罐打转,小脸上露出渴望的神色。
安平也眼巴巴的看着那罐子。
许安宁用筷子尖挑了一点点残留的糖稀,抹在她和安平的嘴里。
那带着果木特有的甜味在嘴里化开,让两个孩子的眼睛都幸福地眯了起来。
“真甜!”
许安平咂摸着嘴,“阿姐,这比镇上卖的饴糖还好吃!”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当然好吃。”
许安宁笑着摸摸他的头。
许安宁也尝了一点,味道醇厚甘甜,带着拐枣特有的风味,虽然比不上白糖纯净,但在这古代乡村,已是难得的甜蜜滋味。
把小陶罐收好,盖上那块洗净的粗布,用草绳扎好口子。
正当他们享受着这片刻的甜蜜时,村子里,大伯许富贵家也刚吃完午饭。
王氏正没好气地收拾着碗筷,嘴里嘟囔着粮食又见底了。
许富贵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忽然重重叹了口气,声音拿捏得刚好能让人听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