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开心,接过碗,用舀子装了一陶罐水。
她把一块拐枣糖塞到小哥手里:“这是糖,您先甜个嘴、晚上还碗时再和您算钱。”
小哥捏着糖,脸色更和缓了些,反正他们不远,自己看着点也不怕他们把碗拿走不还。
许安宁端着碗和水快步回来,安平帮忙,将其中一只冲洗了一下。
然后倒入一包玉霜粉,从陶罐里倒入热水,用干净的树枝快搅拌起来。
藕粉在热水中化开,变成一碗晶莹剔透,冒着热气的糊糊,藕香也散开来。
另一只碗里,她掰了一小块蜜糖放进去,用热水化开,变成深琥珀色的糖水。
“来啦!”
“热乎的玉霜粉!”
“管饱顶饿、清热生津、补气补力!”
许安宁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刚才亮了些。
“三文钱一碗,加一勺蜜糖水,只要多加一文!”
“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
安平也跟着喊:“清热生津!
又香又甜!”
新奇的吃食,很多人都没见过,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走过来。
他看着那碗糊糊:“真能顶饿?”
“大哥您尝尝,”
许安宁舀了小半勺糊糊递过去,“都是用实在东西做的,这一碗,管大半日不饿。”
那汉子尝了,入口滑腻,带着粮食的实在感,还有点微甜,确实不像骗人的。
他又指了指那碗糖水:“加这个啥味?”
“这是蜜糖水,加了更香更甜,补气力!”
许安宁又舀了点滴糖水给他。
汉子咂咂嘴,显然对那甜味很满意:“来一碗,加上糖水!”
说着掏出四文钱。
许安宁连忙冲了一碗,双手递了过去。
汉子蹲在路边就呼呼喝起来,有点烫,但那汉子一脸满足。
有了这个开头,问的人更多了。
大多是干力气活的,或者行色匆匆的,图个方便顶饿。
三文钱一碗粉,四文钱加糖,虽然不比米饭扛饿,但贵在快,还带甜味。
那点甜味在这年景里,简直是奢侈的享受。
那包子铺的小哥看这场面,非常有眼力见的又递了两个碗过来。
许安宁也不推辞,面带感激的接了过来。
然后她负责冲调收钱,安平帮着递碗、洗碗,安和则在后面看管东西。
每卖出一碗,许安宁就大声报数三文或四文,既是让顾客听清,也是让包子铺的小哥听见。
小哥偶尔探头望望,见他们生意居然不错,那几个碗来回用着,心里也觉有趣。
日头沉西,带来的玉霜粉终于卖完了。
热水也用得差不多了。
集市上人也散得七七八八。
许安宁让安平看着摊子,自己端着碗和剩下的热水回到包子铺。
小哥正在收拾笼屉。
“小哥,碗还您,谢谢您了。”
许安宁把碗仔细放好,“刚才一共卖出十二碗粉。
这是六文钱,您收好。”
她将数好的铜钱递过去。
小哥接过钱,笑了笑:“生意不错啊,明天还来不?”
“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