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就是这个意思!
麻烦您了陈爷爷。”
许安宁心下欢喜,“这样的浅盘,您先给我做五个吧,工料钱一块算给您。”
五个这么大的晾盘,晒上两次就够了。
“成。”
陈爷爷爽快地应着,心里已开始琢磨用哪几块料了。
许安宁想了想制作豆腐得大量容器,家里的陶盆瓦罐明显不够用。
思考一下,又开口道:“陈爷爷,还想再麻烦您一件东西。”
“哦?宁姐儿今日这是要开张做大生意了?还要什么,一并说来。”
陈爷爷打趣道,手里拿着炭笔在一块木料上记着尺寸。
许安宁笑了笑,用手比划着:“想要一个……大概这么长,这么宽,深度大概这么高的木框子。”
她大致比划出一个一尺见方,半尺来深的方正框子模样。
然后又道:“这个框子底板不能封死,得留出缝隙来,好让里头的东西能沥出水分。”
“还得做一个能严实盖进去的盖子,盖子要比框口小一圈,能活动才行。”
陈爷爷一听就明白了大半:“这是要用来压东西定型,沥水用的?”
他琢磨了一下:“底板用窄木条拼,中间留细缝,倒是不难。
盖子上还得能压重物?”
“对,陈爷爷您真厉害!”
许安宁点头。
“最好这框子能拆还能装,后面用完还可以清洗,不然日子久了怕里面藏脏东西。”
陈爷爷听许安宁夸自己,那真是乐的见牙不见眼。
他心情大好,又眯眼想了一下,点点头:“成!
我明白了。
做个能拆拼的沥水框子,底板留出缝,再加个活盖。
这东西做得精细些。”
许安宁这下放心了。
有了这特制的沥水框,后面无论是做豆腐,还是尝试其他需要脱模沥水的食材,都方便多了。
她接着道:“还想跟您买个现成的大木盆,再要一个大木桶。”
“这个有现成的。”
陈爷爷指着墙角一排新做好的木盆木桶,“你看哪个喜欢,直接拿走就是。”
许安宁挑了个大小适中,木质细密的木盆和一个厚实的大木桶。
仔细看过了那几样相中的家什,心里大致有了数,这才开口问价。
“陈爷爷,您给瞧瞧,方才说的那五块晾糕用的浅盘,加上那个大号木盆木桶,还有这个沥水框这几样拢共要多少银钱?”
陈爷爷走到堆放材料的地方,在心里算了一下:“这晾盘要做成你说的那种方正平整,板子得选差不多的,接缝处也得多费些工夫。
五个浅盘,便算你六十文吧。”
接着,他指了指墙角那几个做好的盆桶:“那大号木盆,二十文。
做大桶用的木料厚实,得三十文。
这个沥水框就算你二十五文。”
他顿了顿:“这几样加起来,浅盘六十,木盆二十,大桶三十,沥水箱二十五文……拢共是一百三十五文。
宁姐儿,你看这个数成不成?”
还好。
这数目比自己刚刚估的价还少了些,她松了口气。
而且是连工带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