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大牛活干的果然不错,水缸已经挑满水,柴火也已经劈好。
许安宁把板车上的原料弄下来,交代大牛每天上午清洗卤味原料,下午忙豆腐活计的杂活。
除去每天供给镇上几家酒楼饭馆的那三十斤卤味定数,便不打算再往镇上支摊零卖了。
一来是自己那点懒皮子劲被勾了出来,再加上天冷,不想出门。
二来是她得想办法赚笔大钱,空间里的藕粉也得赶紧抛掉。
现在有了大牛,自己的时间就会充裕很多,还能做很多事情。
……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大牛很快便适应了许家豆腐坊的节奏。
正如许安宁最初规划的那样,大牛每日辰时准时到,酉时准时走,工作内容清晰固定。
上午主要负责挑水,劈柴,清洗。
这些活计虽然耗费力气,但他身强力壮,干惯了农活,并不觉得特别辛苦,反而有种出汗后的畅快感。
下午更多是辅助性工作。
配合小灰磨豆添料、照看灶火、搬运成品和工具、以及清洗打扫等。
他话不多,但眼里有活,总能及时搭把手。
几天下来,大牛甚至觉得这活儿比下地耕种还要轻松些。
虽然也是出力,但不用风吹日晒,活儿有规律,主家待人厚道。
更重要的是,每天都能拿到实实在在的三十文工钱!
让人烦心的事也有,大牛在许安宁家上工的事又被村里面传了个遍。
许富贵一家又来找过一次,想让许家旺替代大牛,许安宁没说二话,来就来吧,做不做得了那还不一定。
结果就是洗不了猪下水,干不了重活,灰溜溜跑回了家。
许富贵嘴上不说,让儿子去顶工结果丢人现眼地跑回来,已经让他在村里抬不起头了。
他也试探过里正和几位族老的口风,现大家对许安宁的自立自强都是支持态度。
他再想用长辈或者族规的名义去占便宜,不仅站不住脚,恐怕还会吃力不讨好。
也清楚自家儿子根本不是干那种辛苦活的料,更怕真把关系彻底闹僵了,以后万一有点什么事,连最后一点情面都没了。
于是,许富贵家的大门近来总是关得比平时早些,王氏在村里串门嚼舌根的次数也明显少了。
这种平静,对许安宁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
这些日子一家人从以前忙得脚不沾地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
之前手里剩下那一两多银子,也全部被买了卤味原材料,放到空间里,用的时候直接拿出来。
许安宁不再事事亲为,可以真正享受这种经营者而非苦力的角色。
而阿暖这段时间也没出去,每天抓紧练武,以及训练安平。
值得一提的是,小河村村民们对许安宁一家的看法,也在不知不觉中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开始,当许安宁家突然做起豆腐生意,日子眼看着红火起来,村里有很多眼红和嫉妒的人。
尤其是许富贵家闹腾那阵子,不少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甚至暗暗盼着这许家摔个跟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慢慢改变了。
实实在在的好处摆在了面前,许安宁的豆腐坊需要分销,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