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阿暖的顾虑一句句落下,敲在许安宁心上。
说的没错,她们两个,一个年纪小,一个是外来户,凭空说出这种动摇人心的话,分量确实不够。
乱世还没来,麻烦倒有可能先找到头上。
许安宁冷静下来。
直接去说,效果不会太好,反而可能引火烧身。
“那咱们只私下里跟里正叔公说说?”
她试探着问,“把咱们看到的、听到的,原原本本告诉他,至于信不信,怎么办,由他老人家自己决定。”
“你的意思是,消息透过里正传出去,让村里人自己掂量?”
阿暖明白了她的想法。
“嗯,”
许安宁点头,“里正叔公说话,总比我们两个有分量。
他若觉得有必要,自然会提醒大家。
这样,咱们就不会太出头。”
过了好一会儿,阿暖才点了下头。
“这法子倒是可行。
见了里正,只陈述事实。
后续如何,便是他的考量了。”
“我明白,”
许安宁松了口气:“总之,该说的说了,咱们心里也安稳。
至于最后如何,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吧。”
商量好对策,两人心中便有了底,驾着驴车朝着里正家的方向驶去。
然而,当她们的驴车刚走到里正家不远处,就现根本不需要她们特意去告知了。
只见里正家的院墙外,已经围了不少人,七嘴八舌,声音嗡嗡地传过来。
什么“粮价”
、“涨了”
、“运河”
、“北边打起来了吗”
这些零碎的字眼,不断飘进耳朵里。
许安宁和阿暖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
消息,跑得比她们的驴车还快。
今日去镇上的,绝不止她们一家,估计那几个卖豆腐的婶子也听说粮价上涨的事情。
现在聚在里正这里,寻个说法或是商量对策。
阿暖淡淡道:“看来,倒省了我们一番口舌。”
“这样也好。”
许安宁收回目光。
回去还有的忙,而村里其他人会如何选择,那便是里正和每一户人家,需要各自面对的路了。
这时候到了中午,大牛已经回去吃饭,一进院子,听到动静的安平和安和就像两只小雀儿飞奔出来。
“阿姐!
阿暖姐!
买回来了吗?”
安平抻着头往竹筐里看。
许安宁收了收心思,把筐子放到地上打开,里面的小家伙们立刻出更加响亮的叫声,挤作一团,可爱极了。
“哇!
小鸡,小鸭子,还有小鹅!”
安平说着就伸手去摸。
被那毛茸茸的小鸡啄了一口,他吃痛叫了一声,转过头又对他阿姐尴尬的嘿嘿一笑。
安和更是兴奋地拍着小手,绕着竹筐打转。
“小心点,别吓着它们。”
许安宁笑着提醒,“咱们得赶紧给它们搭个新家,不然晚上要挨冻。”
说干就干。
许安宁指挥,阿暖主打,两个小家伙也兴奋地跑来跑去帮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