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在客厅,自己拿。”
萧彻却没有离开,他的目光被书桌上那幅水墨氤氲的山水画吸引了。
画的是秋山幽居,笔法老练,意境也有,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显得有些匠气,不够灵动。
“岳父此画,笔力遒劲,构图沉稳,甚好。”
萧彻先给予了肯定。
沈建国哼了一声,没接话,显然觉得这只是客套。
萧彻走近些,仔细观看,片刻后,沉吟道:“但是秋意虽浓,却似少了几分萧瑟之后的旷达与生机。
山石皴擦稍显规整,若此处……”
他手指虚点画上一处山坳,“略加几笔破之,添一株斜出的遒劲老松,或点缀一二归巢飞鸟,或许更能显天地之辽阔,人心之幽远。”
他这番话,并非凭空指点,而是基于自身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
在大昭,帝王之术亦包含琴棋书画,他的鉴赏力和创作力都是顶尖的。
沈建国原本不以为然,但听着听着,不由得坐直了身体,顺着萧彻的手指看去,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他那幅画,就是太“满”
太“实”
,少了那份留白和意趣!
“你……你还懂画?”
沈建国惊讶地看向萧彻。
“略知一二。”
萧彻谦逊道,随即又道,“观伯父此画,可知胸中自有沟壑。
作画如为人,有时需知其白,守其黑,虚实相生,方为佳境。”
这话简直说到了沈建国心坎里!
他画了一辈子画,追求的不就是这种境界吗?竟然被一个年轻人一语道破!
他顿时来了精神,拉着萧彻讨论起笔墨技法、历代名家风格来。
萧彻不仅都能接上话,甚至还能引经据典,说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偶尔兴起,甚至借过画笔,在废纸上随手勾勒几笔示范,那功力让沈建国看得目瞪口呆,直呼“高手在民间”
!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书画谈到诗词歌赋,又从诗词谈到人生哲学。
沈建国现,这个他曾经百般看不上的“女婿”
,肚子里竟有如此深厚的墨水,见解之精辟,气度之豁达,远非常人可比!
竟生出一种相见恨晚、知己难逢的感觉来。
当沈言下班习惯性地先跑到父母家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书房里,自己父亲和自家男友正头挨着头,对着一幅画热烈讨论,时而争辩,时而大笑,气氛融洽得不得了。
母亲则在厨房里忙活,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
沈言惊讶地眨眨眼,溜进厨房:“妈,这……什么情况?”
沈母笑着压低声音:“你爸啊,算是遇到知音了!
和小萧在书房里聊了一下午了,又是画又是诗的,高兴着呢!”
沈言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凑过去帮忙洗菜,小声问:“妈,那……你现在觉得萧彻怎么样?”
沈母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语气却温和:“这孩子……是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模样好,性子稳,懂礼貌,还有内秀。
最重要的是,”
她顿了顿,“妈看得出来,他是真把你放在心尖上。
你爸那边……估计也快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