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露出任何与“清心”有关的特殊关注!
林浩盯着林枫看了几秒,见他神色不似作伪,眼中的审视才稍稍淡去一些,转而说道:“或许吧。不过,有天赋是好事,不必过于自谦。我今日找你,是有一事相询。”
“师兄请讲,弟子定当知无不言。”林枫心中稍定,但警惕丝毫未减。
“我近日修炼一门功法,需一种特殊的药散辅助,名为‘通脉散’。”林浩缓缓说道,“此散品阶不高,只是凡阶中品,但炼制时需在成丹前,加入一丝极寒属性的‘冰棘草’粉末,用以刺激经脉,扩张窍穴。然而,冰棘草性烈,与通脉散主药‘活血藤’的药性略有冲突,寻常手法难以完美融合,往往导致药效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寒毒淤积的副作用。”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聚焦在林枫脸上:“我听闻林师弟对药性融合颇有‘感觉’,不知……对此难题,可有什么‘独特’的见解或想法?”
林枫心中瞬间明了。这哪里是“相询”,分明是又一次更隐晦、更刁钻的试探!林浩根本不指望他一个刚入门的药童能解决连资深丹师都可能头疼的问题,其真实目的,恐怕是想看看他是否会说出什么超出常理的“奇谈怪论”,从而判断他是否真的身怀秘密,或者与某些“非常规”手段有关(比如那件失窃的内衣可能蕴含的特殊能量?)。
这是一个陷阱!回答得好,未必有功;回答得不好,或者过于“奇特”,立刻就会引起更大的怀疑!
林枫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魔法药剂与药水》中关于冲突药性处理的论述,以及主世界丹药学“君臣佐使”的平衡之道。他必须给出一个听起来合理、符合常识,但又略带一丝启发性、不至于太平庸的答案。
他沉吟片刻,脸上露出努力思考的神情,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师兄的问题,实在深奥,弟子见识浅薄,不敢妄言。不过……弟子平日胡乱琢磨,觉得药性冲突,或许未必一定要强行‘融合’?”
“哦?”林浩眉毛一挑,“不融合,如何成药?”
林枫继续说道:“弟子愚见,或可尝试‘引导’与‘缓冲’。比如……是否可先用性温平的‘甘草汁’或‘蜂王浆’略微浸泡处理冰棘草粉末,缓和其烈性?又或者,在投入冰棘草粉末时,并非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次、分量,如同文火慢炖,让药性逐步适应、渗透?再或者……加入一丝极微量的、具有‘疏导’作用的药材,如‘通心草’的须根,引导寒热药性各行其道,避免直接冲撞?”
他提出的方法,都是基于正统药理可以推导出的思路,不算惊世骇俗,但组合起来,却体现了一种对药性动态平衡的细致考量,尤其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