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的阿姨在田埂上走,衣角的绣花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
到了喜洲古镇,青石板路两旁的民居满是特色,白墙黛瓦上画着水墨风格的花纹,门头挂着红灯笼。
李爸带着大家走进一家老院子,院子中央有口古井,井栏上布满了岁月磨出的痕迹。
“这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以前白族人家都这么建房子。”
爷爷凑到井边看了看,笑着说:“跟咱们老家的老院子不一样,这儿更精致。”
逛到主街时,现烤粑粑的香味飘了过来。
李皎承拉着李皎棠跑过去,只见摊主把面团擀成圆饼,刷上猪油,撒上白糖和芝麻,放进铁炉里烤。
不一会儿,金黄的粑粑出炉了,咬一口又香又脆,甜津津的味道在嘴里散开。
李皎棠还买了块咸口的,里面夹着肉末和葱花,两种口味都让人停不下嘴。
下午,一家人去了附近的海舌生态公园。
公园里的树木长得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走到湖边,能看见水鸟在水面上低飞,偶尔用翅膀点一下湖水,漾开一圈圈涟漪。
李皎承现了一棵歪脖子树,树干斜斜地伸向湖面,他兴奋地爬上去,让李爸给他拍照。
“时间差不多了,该去民宿了。”
下午4点,李妈看了看手机说。
往回走的路上,李皎棠看着这秀丽的景色,心里有些舍不得。
爷爷拍了拍她的肩膀:“以后还能来,这次见了洱海,看了古镇,吃了好吃的,就够啦。”
到了民宿,李皎承突然拉着李皎棠的手说:“姐,下次来我还要骑蓝色自行车,还要喂小野鸭。”
李皎棠笑着点头,眼眶却有点热。
她想起这几天和家人一起走过的生态廊道,吃过的凉米线,看过的洱海月,每一个瞬间都像暖光一样,落在心里。
车子开动时,李皎棠趴在窗户边,看着大理的风景慢慢后退。
远处的苍山渐渐变成了模糊的轮廓,洱海的波光也越来越淡。
但她知道,这些和家人一起的美好时光,不会像风景一样远去——它们会变成心里最软的回忆,不管以后走多远,想起时都会觉得温暖。
“下次再来,咱们去爬苍山。”
李爸看着大家说。
李皎棠笑着点头,心里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窗外的风景如电影画面般不断向后退去。
李皎棠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心情却像那窗外的景色一样,复杂而多变。
她的心中,既有对离开大理的不舍,又有对回家的向往。
大理,那座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城市,给她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但同时,她也渴望回到熟悉的家中,躺在自己温暖的小床上,感受那份亲切和安心。
毕竟,对于一个认床的人来说,出门在外的这几天,晚上的睡眠质量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忍受。
白天的时候,她可以尽情地享受旅行的乐趣,与家人一起探索新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然而,一到夜晚,当她躺在陌生的床上,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陌生而遥远,那种孤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