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地拈起那支紫毫笔。
笔杆在她的指尖微微颤动,仿佛是在回应她的触碰,又仿佛是在期待着她赋予它生命的力量。
她将紫毫笔移至砚台边,轻柔地掭了掭笔尖,让墨汁充分地浸润笔锋。
随着她的动作,笔锋渐渐聚成一个尖细的小点,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闪烁着微弱而又坚定的光芒。
然后,她稍稍停顿了一下,调整好自己的呼吸。
在这一刻,时间似乎都为她而静止了,整个世界都在屏息等待着她的落笔。
终于,她缓缓地落下笔锋,如同揭开了一个神秘的面纱。
第一个字“晴”
在纸上悄然显现,如同一朵初绽的花朵,散着淡淡的芬芳。
这一笔写得稳而轻,仿佛她是在纸上翩翩起舞,每一个笔画都像是她优美舞姿的一部分。
横画舒展,犹如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的那一抹温暖的阳光,给人以明亮和希望;竖钩收笔时,稍作停顿,恰似风停在叶尖的瞬间,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灵动的感觉,仿佛整个字都在呼吸。
墨色在洁白的纸张上如墨花般绽放,晕染开来的痕迹均匀而细腻,没有丝毫渗开的毛边。
她静静地凝视着那字,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上面,泛起一层浅淡的光泽,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指尖的墨香在空气中弥漫,愈浓郁,仿佛与那字融为一体。
窗外,蝉鸣声此起彼伏,宛如夏日的交响乐。
然而,在这静谧的氛围中,那蝉鸣似乎也变得缓慢了几分,仿佛被她笔下的字所吸引,不忍打破这片宁静。
当晨光将书案铺得亮堂堂时,李皎棠已经握着狼毫笔稳了一个多小时。
她的笔触轻盈而有力,先写的是一个“晴”
字,笔画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随后,她又挥毫写下了“宁静致远”
四个大字,每一笔都蕴含着她的心境和情感。
笔锋落纸时,带着晨露般的清透,横画舒展如院角新抽的竹枝,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竖钩收笔时稍顿,如同风停在檐角铜铃上的片刻,给人以宁静和安稳的感觉。
等最后一笔捺画在宣纸上晕开浅淡墨痕,她才惊觉指腹已沾了一层薄汗,而窗外的日头竟比初升时高了许多。
她她轻轻地揉了揉有些酸的手腕,目光缓缓地落在案头那本已经微微泛黄的《宋词选》上。
这本词选显然已经有些年头了,书页的边缘都有些磨损,但这并不影响她对它的喜爱。
她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翻开那略微有些厚重的书页,目光自然而然地停留在柳永的《鹤冲天》上。
那熟悉的词句,就像是老朋友一样,静静地躺在书页之间,等待着她去品味。
她轻轻地拿起一旁的毛笔,蘸了蘸新磨好的墨汁,然后顺着书页上的字迹,慢慢地写了起来。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
她的笔锋随着词句的韵律流转,墨色在宣纸上时浓时淡,仿佛是在跳动的音符。
她的呼吸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慢了下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她和这词。
当写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时,她的笔不自觉地放缓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