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积累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数学月考时,最后一道压轴题全班只有她用了高等数学里的简便解法,老师拿着她的试卷在办公室里传阅;英语演讲比赛,她引用的《经济学人》里的观点让评委眼前一亮;就连历史课上讨论古代经济制度,她都能结合《史记·货殖列传》里的记载补充细节。
同学们渐渐现,李皎棠不仅成绩稳坐年级第一,还总能在课堂上抛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连曾经觉得她“只会死读书”
的同学,都开始找她借笔记、问问题。
高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县教育局特意把全县的试卷统一批改。
放成绩那天,班主任拿着成绩单走进教室时,声音都带着笑意:“李皎棠,全县第一,比第二名整整高出四十分!”
教室里瞬间响起掌声,林静拍着她的肩膀,眼睛亮闪闪的:“我就知道你能行!”
李皎棠握着成绩单,指尖有些烫——这不仅是对她努力的肯定,更让她坚定了那个藏在心里很久的想法。
那天晚上,餐桌上的糖醋排骨依旧喷香,李皎棠却没像往常一样叽叽喳喳说学校的事。
她扒了两口饭,放下筷子,抬头看向对面的父母,声音比预想中更坚定:“爸妈,我想跟你们说件事——我想跳级到高三。”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妈妈手里的汤勺顿了顿,爸爸也停下了夹菜的动作。
妈妈先反应过来,语气里带着惊讶:“跳级?皎棠,你是不是太着急了?高一的知识还没学完呢。”
爸爸皱着眉补充:“高三压力多大啊,你现在已经是全县第一了,没必要这么拼。”
李皎棠早料到他们会反对,她从书包里拿出一沓笔记本,摊在餐桌上——有她做的高三数学错题集,有英语高考真题的批注,还有物理竞赛的模拟试卷。
“爸妈,我不是一时冲动。
这半年我读了很多高三的课本和资料,也做了不少高考题,跟学校的高三老师请教过,他们说我的基础已经够了。”
她指着笔记本上的红笔批注,“你们看,这些题我都能做对,而且我想早点参加高考,去我想去的大学读喜欢的专业。”
妈妈拿起笔记本,一页页翻着,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笔记,眼眶慢慢红了。
爸爸也凑过来,看到李皎棠在《大学物理》课本上写的读后感,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你真的想好了?高三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时候跟不上怎么办?”
“我不怕。”
李皎棠看着父母的眼睛,认真地说,“这半年我靠阅读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怎么自主学习、怎么解决难题。
高三的课程虽然难,但我有信心跟上,而且学校已经同意让我先去高三试听两周,要是不行,我再回高一也不迟。”
客厅里的挂钟滴答作响,妈妈擦了擦眼角,拉过李皎棠的手:“既然你都想清楚了,妈妈支持你。
只是别太累,要是觉得辛苦,就跟我们说。”
爸爸也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欣慰:“好,爸爸相信你的决定。
明天我陪你去学校跟老师谈。”
那天晚上,李皎棠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忍不住上扬。
她摸了摸枕头下的《高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