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似乎还在鼻尖萦绕,昨夜翻来覆去想考点的焦虑,此刻竟散得干干净净。
展开语文试卷,【细节放大镜】悄然生效。
题干里的关键信息清晰明了。
现代文阅读题干里“不正确的一项”
被悄悄标注出来,避免了她往常容易看错提问方向的失误;古文阅读里“卒”
字的多义项,她扫过选项时,忽然想起小说里主角“卒于秘境”
的描写,和试卷里“卒然临之而不惊”
的“卒”
(通“猝”
,突然)瞬间区分开,笔尖落在答题卡上时格外笃定。
作文题是“在变化中坚守”
,她握着笔顿了两秒,脑海里闪过仙侠小说主角坚守正道、不被外界诱惑的情节,也想起自己高三时,在刷题和读小说之间找到的平衡。
她没有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写下自己每晚读小说的“仙侠时间”
——不是逃避,而是在文字里坚守内心的节奏,就像主角在乱世里坚守初心。
写到最后一句时,她抬头看了眼窗外的云,笔尖落下:“所谓坚守,从来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奔忙里,为自己留一方能看见星光的角落。”
笔尖落在答题卡上,字迹工整又流畅。
她知道,那些从文字里获得的奖励与技能,早已化作她心里的底气——不是靠外力的奇迹,而是文字共鸣带来的从容,是在紧绷节奏里找到的平衡,更是这份意外的缘分,让她在高三的兵荒马乱里,守住了属于自己的安稳与力量。
下午考数学,进场前林静紧张得攥着她的手,她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专注屏障】在身边展开。
试卷到手,她先浏览全卷,看到最后一道压轴题是解析几何,没有像往常一样心慌。
她想起小说里主角闯秘境时“分步破阵”
的策略,也学着先拆解题目:第一步求轨迹方程,第二步算最值,每一步都像解开一个小关卡。
中途卡壳时,她闭眼深呼吸,之前服用洗髓丹后那种“灵台清明”
的感觉又回来了,突然想起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参数方程解法,笔尖一顿,顺着思路往下写,竟一路顺畅地解到了最后一步。
考文综那天,天气有些闷热,考场里的吊扇嗡嗡转着。
李皎棠做历史题时,【细节放大镜】帮她圈出了材料里“1927年”
“武汉国民政府”
的关键时间与主体,避免了将“宁汉合流”
与“东北易帜”
的时间线混淆;做政治题时,她想起小说里“宗门法度维系秩序”
的设定,恰好与试卷中“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稳定”
的知识点呼应,很快理清了论述题的答题逻辑;地理题里关于“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她结合自己服用丹药后感受到的“四季气候变化与身体状态关联”
,对“雨热同期利弊”
的分析格外具体,连平时容易遗漏的“旱涝灾害应对”
要点都写得条理分明。
最后一科英语,听力部分她听得格外清晰,或许是洗髓丹改善了身体状态,连听觉都变得更敏锐。
完形填空讲的是一个人在压力下坚持爱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