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
李皎棠踏着湿漉漉的草地,穿过茂密的树林,来到了那棵古老的板栗树下。
她抬头望去,只见树干上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棠”
字,那是她小学时候留下的痕迹。
这个字虽然有些粗糙,但却充满了童真和回忆。
李皎棠不禁微微一笑,心中涌起一股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与此同时,爸爸已经和木工师傅在一旁热烈地讨论起凉亭的搭建问题。
他们仔细研究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探讨着如何才能让凉亭既美观又实用。
妈妈则站在溪边,认真地规划着洗菜池的位置,考虑着如何让水流更加顺畅。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将三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在这个宁静而美好的早晨,他们都沉浸在对未来板栗园的憧憬之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皎棠仿佛变成了一个“半个设计师”
。
她对照着系统提供的图纸,充分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指导工人们将废弃的老磨盘改造成别致的茶桌,用村里人家淘汰的竹筛制作成独具特色的吊灯。
不仅如此,她还在板栗园的入口处种上了妈妈最爱的月季,让整个园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为了营造出浪漫的氛围,她还特意在花田周围拉了一串小灯,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小灯就像繁星点点般闪耀,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偶尔会有一些村民前来帮忙,他们看到图纸上那些精巧的设计,都不禁对李皎棠赞不绝口:“皎棠这孩子,读了书就是不一样啊!
把咱这老园子改得这么漂亮,真是活灵活现的!”
听到这些夸奖,李皎棠心里美滋滋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把板栗园改造得更好的决心。
八月底,阳光依旧炽热,“棠园农家乐”
终于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正式开业了。
李皎棠站在门口,看着那扇被阳光照耀得闪闪亮的大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
这是她和家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每一块砖瓦、每一株植物,都承载着他们的心血与梦想。
第一批客人是李皎棠的高中同学们,他们像一群欢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涌进了院子。
大家抱着吉他,坐在凉亭里,一边吃着妈妈烤的香酥可口的溪鱼,一边听爸爸讲述着板栗园里那些有趣的故事。
有人举着手机,拍摄着窗外美丽的星空,想要把这一刻永远定格;有人则缠着李皎棠,好奇地问她北京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李皎棠微笑着,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
转头间,她瞥见父母正站在厨房门口,相视而笑。
他们的眼角虽然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但那笑容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闪耀着幸福的光芒。
开业典礼的那个晚上,李皎棠独自一人坐在板栗树下,手中握着系统新来的消息:“恭喜宿主完成‘助力家人’任务,奖励‘燕园周边手绘地图’一份。”
她抬起头,望向那片浩瀚的夜空,月光如水般洒在刚刚挂好的“棠园”
木牌上,反射出温柔的光。
这光,仿佛是对她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
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