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窗棂,李皎棠就抱着卷成筒的设计图坐在了餐桌旁。
瓷碗里的小米粥还冒着热气,她却没心思舀一勺,指尖反复摩挲着图纸边缘,连父亲夹给她的腌萝卜都忘了嚼。
“爸,妈,我有件事想跟你们说。”
她深吸口气,把图纸在桌面上缓缓展开。
泛黄的牛皮纸铺展开时带着轻微的脆响,上面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标注着线条——褐色的是现有农家乐的轮廓,绿色的箭头指向后方那片三角形坡地,蓝色的细线沿着山泉水的走向蜿蜒。
母亲凑过来,手指点在标着“观景台”
的地方:“这是咱家农家乐后面那片地?你画这些干啥?”
“我想把农家乐扩出去。”
李皎棠的声音比平时亮了些,指尖顺着梯田状的地块移动,“您看,这片地一层一层往上走,最上面虽窄,但刚好夹在两座山中间,能搭个玻璃茶室,白天看山景,晚上能观星。
山泉水那边我想挖个小池塘,种上荷花,夏天还能养些小鱼,客人能自己钓着玩。”
父亲放下筷子,眉头微微蹙起:“那片地是好几家村民的,租过来得不少钱,再说咱们现在的生意也够用……”
“爸,我查过了。”
李皎棠赶紧接话,从背包里掏出一沓纸,里面夹着她在图书馆抄的笔记,“现在城里人格外喜欢这种依山傍水的地方,咱们加了这些设施,能做亲子体验,还能搞研学活动。
我大二在图书馆看设计书时,用签到换的灵感卡记了好多点子,比如在每层地里种不同的果树,春天能赏花,秋天能摘果子,客人来了不止能吃饭,还能玩上一整天。”
她指着图纸上一个红色的小圆圈:“这儿我想建个柴火灶区域,让客人自己动手做饭,就像咱们小时候在老家那样,肯定受欢迎。
而且山泉水是活水,水质好,我问过村支书,只要做好过滤,用来养鱼、浇地都没问题。”
母亲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又看了看女儿眼里的光,语气软了下来:“你这孩子,在学校也没闲着。
只是跟村民谈租地的事,可不是容易的。”
“我已经打听好了,”
李皎棠的眼睛亮了亮,“王婶家的地就在最下面一层,她儿子跟我是初中同学,昨天聚会时我还跟他提了一嘴,他说愿意帮我跟王婶说。
其他几家我打算这几天上门去谈,咱们给的租金比种庄稼高,再承诺优先雇他们来帮忙,应该能成。”
父亲沉默着拿起图纸,指尖在“玻璃茶室”
的线条上轻轻划过。
晨光透过窗户落在纸上,把那些线条染得暖融融的。
他忽然抬头,眼里带着点笑意:“你这设计图,有没有跟懂行的人看过?比如排水、采光这些,别到时候出问题。”
李皎棠心里一松,赶紧点头:“我们学校有建筑系的老师,我打算下周把图纸拿给老师看看,让他帮忙提提意见。
要是能成,暑假我就留在家里盯着施工,争取秋天就能试营业。”
母亲笑着夹了块鸡蛋放进她碗里:“看你这劲头,跟当年非要去外地上大学时一样。
行,既然你都想这么周全了,我们就陪你试试。
下午我跟你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