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完全亮堂,晨曦透过窗棂,微微照亮了屋内。
窗外,煮玉米的香甜气息如轻烟般飘入,唤醒了沉睡中的李皎棠。
她的睡眠被大黄狗轻柔的扒门声所打断,缓缓睁开双眼,只见窗帘缝隙间漏进的天光,已将半间屋子染上了一层暖黄色调,这并非大城市写字楼里那种惨白的日光灯,而是属于县城清晨特有的柔和光芒。
李皎棠趿拉着拖鞋,缓缓走到院门口。
正当她准备推开门时,一阵熟悉的笑声从露台那边传来。
她抬头望去,只见舅舅正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将昨天未挂完的小灯笼系在槐树枝上。
舅妈则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一摞鲜艳的红绸带,踮起脚尖,将物品递给舅舅。
而姨妈则蹲在茶室门口,专注地将瓷瓶里的野菊取出,换上今早刚从后山采摘回来的新鲜枝桠。
那些花瓣上还沾着晶莹的露水,在晨光的映照下,闪耀着点点亮光。
“皎棠醒啦?”
舅妈眼尖,一眼就瞧见了刚睡醒的李皎棠,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还扬了扬手里的绸带,热情地招呼道,“快过来搭把手,你舅舅这笨手笨脚的,连个蝴蝶结都系不好,歪歪扭扭的,真是让人看不过眼。”
李皎棠一听,赶忙小跑着过去,伸手接过舅妈手中的绸带。
就在这时,一阵“突突突”
的声响突然从院外传了进来,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这是啥声音啊?”
李皎棠好奇地问道。
“哦,那是村里的王婶,她开着三轮车过来了。”
舅妈笑着解释道,“车斗里装着刚蒸好的糯米糕呢,还冒着热气呢!”
话音未落,只见一辆蓝色的三轮车缓缓驶进了院子,车斗里果然放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糯米糕,散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哎呀,王婶,您来啦!”
李皎棠连忙迎上去,帮王婶把糯米糕从车上卸下来。
“皎棠啊,你这孩子可真懂事!”
王婶擦了擦额角的汗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你回村搞农庄,可真是给咱们村办了一件大好事啊!
咱们能不来帮忙吗?”
说话间,张大爷也扛着两捆新鲜的芦苇走进了院子。
他把芦苇放在地上,喘了口气,对李皎棠说:“丫头,这芦苇是给农庄的小篱笆编个装饰用的,你看行不?”
“行,太行了,张大爷,谢谢您!”
李皎棠感激地说道。
这时,李爸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大盆煮好的玉米。
他笑着对大家说:“来来来,先吃点玉米垫垫肚子,早饭在锅里温着呢,等会儿忙完了一起吃。”
说着,他便把玉米挨个递到了大家的手中。
就在这时,李妈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她的手中紧握着一个小巧的本子,边走边念,同时还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只听她念叨着:“舅舅和舅妈负责在门口迎接客人,并为他们递上茶水;姨妈和王婶则守在小吃摊前,售卖糯米糕和煮玉米;张大爷和你爸去检查一下农庄的围栏,看看有没有哪里松动了……”
然而,当她念到一半时,突然停顿了一下,目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