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微风轻轻拂过农庄的板栗树梢,几片泛黄的叶子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般悠然飘落。
此时,李皎棠正静静地站在茶室的露台上,手持手机,与屏幕那头的导师详细汇报着自己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
而在她身后不远处,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
原来是一群前来团建的年轻人,他们手中高举着刚刚采摘下来的软籽石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对着镜头比出胜利的手势。
这充满活力的一幕,与两年前农庄开业时的热闹场景相比,虽然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
如今的农庄已不再是昔日那老式的模样。
沿着竹篱笆漫步而入,你会现多了几间别具一格的观景房。
这些房间都配备了宽敞明亮的落地窗,让客人们能够尽情欣赏到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是李皎棠去年用自己的研究生奖学金以及农庄的结余资金共同扩建而成的。
原本的小吃摊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间明亮整洁的小食铺。
王婶和姨妈轮流驻守在这里,用心制作着各种美味的小吃。
糯米糕和葱油饼更是成为了这里的招牌美食,其香甜可口的味道不仅吸引了农庄的游客,甚至连县城里的人们也会特意驱车前来购买。
后山的板栗园更是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木质栈道。
这条栈道蜿蜒穿过板栗林,为游客们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张大爷带领着村里的几位老人组成了一支“向导队”
,每天热情地领着客人们穿梭于板栗园中,一同体验采摘板栗、挖掘野菜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张大爷还会兴致勃勃地讲述几句山里的古老故事,让游客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姐!”
一声呼喊突然传来,声音清脆而熟悉,仿佛穿越了时空,直直地撞进李皎棠的耳朵里。
李皎棠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影正朝她飞奔而来。
那是她的弟弟李皎承,他背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仿佛里面装满了知识的重量。
校服的拉链被拉得笔直,一丝不苟,展现出他的严谨和认真。
额前的碎也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没有了两年前的稚气,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属于高三学生的沉稳和成熟。
李皎承手里紧紧捏着一张成绩单,当他跑到李皎棠跟前时,脚步明显轻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蹭得地面“咔咔”
作响。
“刚从学校晚自习回来吗?”
李皎棠微笑着问,顺手挂掉了正在通话的电话,然后伸出手,帮李皎承把有些歪斜的书包肩带整理好。
李皎承点了点头,将手中的成绩单递给李皎棠,他的指尖微微红,似乎有些紧张。
“这是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我比上次进步了二十名呢!”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自豪。
李皎棠接过成绩单,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错啊,弟弟,继续保持这个势头,考重点大学肯定没问题。”
她鼓励道。
然而,李皎承并没有满足于此,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我想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