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阳光格外炽慨,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皎棠难得睡了个懒觉,醒来时厨房里飘来妈妈煮的小米粥香,混着窗外叽叽喳喳的鸟鸣,连空气都透着松弛的味道。
她慢悠悠地洗漱完,帮妈妈摆好碗筷,听着爸妈絮叨村里的琐事——谁家的玉米丰收了,谁家的小鸡仔孵出了一窝,这些细碎的家常像温水一样,漫过她一周授课的疲惫。
午后,她窝在客厅的沙里翻着纸质书,阳光晒得人昏昏欲睡,手机静静放在手边,偶尔弹出几条小说读者的评论,她也只是笑着扫一眼,没急着回复。
这样彻底放空的日子难得,她连手机都懒得频繁解锁,就想借着这慢节奏,把身心都泡在这份安稳里。
直到下午3点,手机突然震动了两下,屏幕上跳出“张琴”
的名字,李皎棠眼睛一亮。
张琴是她的初中同学,自从她上大学,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
消息很简单:“皎棠,我回丹蕊啦!
晚上有空不?约着去镇上的‘晚风小馆’坐坐?”
李皎棠几乎是立刻回了“有空!”
,指尖都带着雀跃。
她跟正在厨房收拾的爸妈说了一声,妈妈连忙叮嘱“路上慢点”
,爸爸则笑着补充“替我们问问张琴都挺好的”
。
她应着声,快步换了件浅紫色的连衣裙,又对着镜子理了理头,想起初中时候和张琴穿着碎花裙在学校操场追蝴蝶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简单吃了点妈妈做的蚕豆凉粉,一碗凉粉配着妈妈做的泡菜,李皎棠却吃得格外香。
放下碗筷,跟爸妈道别后,她便拎着包出了门。
下午阳光明媚,风拂过路边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她打开车门坐进去,动汽车时,车载音响里恰好传来一舒缓的老歌,旋律漫在车厢里,和窗外的暮色格外契合。
车子缓缓驶离村口,李皎棠握着方向盘,看着前方延伸的路,心里满是期待——和老朋友久别重逢,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那些埋在时光里的回忆,那些各自生活里的细碎,都等着在今晚的小馆里,慢慢聊起。
车子停在“晚风小馆”
门口时,张琴已经站在路灯下等了。
她穿了件杏色针织衫,头留长了些,随意挽在脑后,看见李皎棠下车,立刻笑着迎上来,抬手就拍了拍她的胳膊:“没变没变,只是比上一次见你时漂亮多了!”
李皎棠也笑,拉着她的手往店里走:“你才是,越来越好看了!
在外面打拼没遭罪吧?”
小馆里人不多,暖黄的灯光映着木质桌椅,角落的音箱里飘着轻柔的民谣。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杯柠檬水,还没等服务员走开,就迫不及待打开了话匣子。
“你是不知道,外面的日子哪有家里舒坦,”
张琴捧着水杯,轻轻叹了口气,眼里却带着笑意,“每天挤地铁赶早班,吃外卖都吃腻了,还是咱们镇上的菜香。
昨天刚回来,我妈就给我炖了鸡汤,喝得我眼泪都快下来了。”
李皎棠想起自己每次从学校回来,妈妈也是变着花样做她爱吃的,忍不住点头:“可不是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