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褪去了正午的热烈,变得温柔绵长。
李皎棠和夏梦拎着桂花糕,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到锦江边,拐角处那家“望江茶馆”
青砖黛瓦,挂着褪色的红灯笼,推门而入时,竹椅的吱呀声、茶水的沸响与台上婉转的川剧唱腔交织在一起,满是老蜀城的韵味。
“就坐这儿吧,临着窗能看见锦江的风景。”
夏梦熟稔地选了张靠江的竹桌,招呼伙计来一壶碧潭飘雪。
不一会儿,盖碗茶端上桌,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茉莉花香混着茶香袅袅升起,沁人心脾。
两人把桂花糕摆放在桌角,掰一小块放进嘴里,甜香与茶香在舌尖交融,惬意得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
台上正唱着《牡丹亭》,旦角的唱腔婉转悠扬,水袖轻扬间尽是风情。
夏梦轻轻叩着茶碗,轻声感慨:“我每次觉得疲惫,就来这儿坐一坐,听段戏、喝杯茶,感觉生活里的烦忧都被这烟火气冲淡了。”
李皎棠望着窗外缓缓流淌的锦江,岸边的垂柳随风轻摆,远处的画舫悠悠驶过,轻声附和:“我以前总执着于去远方寻找答案,直到这次来蜀城才现,真正的治愈从来都在当下——一本好书、一口美食、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足够让人觉得踏实。”
“可不是嘛!”
夏梦笑着给她续上茶水,“我做自由撰稿人这些年,跑过不少城市,见过繁华都市的霓虹,也住过偏远小镇的民宿,最后现最让人安心的,还是这种藏在市井里的温暖。
就像这家茶馆,老板守着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一守就是几十年,只为留住这口老味道,这份坚守特别动人。”
李皎棠想起自己在家乡的日子,农庄的稻香、妈妈的银耳羹、张琴的笑声,又想起这几天在蜀城的邂逅,心里满是感慨:“以前觉得‘安稳’是一成不变的平淡,现在才明白,安稳是有处可依、有梦可追,是不管走多远,都能找到让自己心安的角落。
就像我扫描书籍,看似是在丰富书库,其实也是在收集不同地方的故事与温暖。”
夏梦听得连连点头,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自己写的散文集,递给李皎棠:“你看,我这本书里写的都是这些市井小事,有茶馆老板的故事,有小吃摊主的坚守,我觉得这些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样子。”
李皎棠接过书,指尖抚过封面,上面印着一行小字:“于烟火中寻诗意,于平凡中见真情”
。
她翻开几页,夏梦的文字细腻温暖,字里行间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像此刻杯中的茶水,淡而回甘。
台上的戏换了一出,唱腔依旧婉转,台下的茶客们或轻声交谈,或闭目听戏,时光仿佛在这里慢了下来。
李皎棠和夏梦一边喝茶吃糕,一边聊起各自的生活、对未来的期许,从书籍聊到美食,从工作聊到梦想,没有丝毫拘束,仿佛认识了许久的老友。
夕阳西下,锦江被染成了温柔的橘红色,余晖透过窗户洒在茶桌上,给桂花糕镀上了一层暖光。
两人起身告别时,夏梦把那本散文集送给了李皎棠:“希望这本书能陪你走过更多旅程,也期待以后我们能在别的城市重逢,再一起打卡美食、逛遍图书馆。”
李皎棠郑重地接过书,笑着点头:“一定会的!<